第二節 我國步槍發展的特點和啟示(2 / 2)

如果從1983年中國下決心研究小口徑步槍算起,到最後定型的03式5.8毫米口徑步槍,整整經曆了二十年;若從1965年M16問世算起,在國內引發是否要搞小口徑槍的爭論,已有三十八年,可謂曆經磨難。究其原因,這與中國槍械的一貫發展不無關係。一是由於中國56式衝鋒槍所創造的輝煌成績變成大包袱背上後不易卸下;二是由於沒有大戰急需;三是中國軍工企業要鍛煉出自主開發能力還需要較長時間。這些因素,致使中國全軍裝備的三代槍械都是對蘇製品的模仿,而隻有5.8毫米係列槍才是地道的國產貨。

從槍支本身性能看,03式5.8毫米步槍達到了目前世界現役裝備的先進水平。同美、俄裝備的M16A2及AK74相比,它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小一點,戰術性能卻毫不遜色,故障率也更低。不過同中國傳統的56式和81式步槍相比,在槍長差不多的情況下,03式步槍要輕0.3千克,攜行時感覺要輕便些。

現代步槍發展的方向,是步榴合一,並裝備電子火控係統和夜視儀。95式及03式步槍都有配屬產品,如激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等,同時槍上還設有簡易夜瞄裝置,能在昏暗環境或夜間對可見目標射擊。總體而言,中國的小口徑步槍雖然比起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同類產品還有些差距,但已躋身世界先進步槍之列。

回顧我國步槍發展曆程,會有哪些啟示呢?

(1)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我國步槍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是緊密聯係形勢的,都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2)建立了戰術技術論證體係和技術預研儲備體係。

步槍在發展中,63式自動步槍與新5.8毫米槍族就是論證是否充分確切的兩個不同例證。技術預研也一樣,對一些新技術、新材料要先期進行開發研究,才能在研製項目中得到應用。現今戰術技術論證體係和科學技術預研體係均已建立,新項目的研究開發將會有更好的基礎。

(3)密切聯係部隊,更好為部隊服務。

我們在步槍的研製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這樣做,收獲非常大,特別是那些有戰鬥經驗的部隊,有親身體會,能提出一些非常寶貴的意見,使研製工作更符合要求,達到預期效果。

(4)組建有效的研製組織。

我國的步槍研製組織形式開始是直線下達給某一個單位,孤立進行,這種孤軍奮戰的安排不再適應新的形勢。直到1990年新5.8毫米槍族研製時才找到了合理的組織形式,由專業研究所牽頭,有關工廠、高校、部隊參研單位抽出優秀技術人員組成總設計師係統,在總設計師統一領導、決策下進行研製。在研製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質量管理製度開展工作。新5.8毫米槍族的成功,證明了健全有效的研製組織形式是成功的有力保障。科研隊伍在發展中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