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斯蒂埃的妻子馬德萊因聰明伶俐,交友甚廣,又有手腕,又有才華,對於一個想往高處爬的男人那是一塊瑰寶。對她,杜洛阿早動過邪念。偏巧,福雷斯蒂埃患著嚴重的氣管炎,身體日益衰弱。一次,杜洛阿沒有按著他的意思,把要采訪的消息帶回來。福雷斯蒂埃生氣了,罵了他幾句。他火上心頭,在離開福雷斯蒂埃的時候,便想占有馬德萊因,借此狠狠地進行報複。他心裏不斷地嘀咕著:“你,我將來要在你身上翻本。”一個念頭迅速地穿過了腦子:“我來叫你戴頂綠帽子,老鄉。”這個想法使他開心了,從第二天起他開始走訪馬德萊因。他像對待馬萊勒太太一樣,單刀直入地向她表白自己的衷情。不料,馬德萊因毫不動心,十分冷靜。她根本不相信愛情,望著他說:“親愛的朋友,一個鍾情的人在我心上是不列入活人數目之內的……”她不客氣地指出:“我很知道愛情在您心上不過是另一種嗜欲。”所以,她隻願意做他精神上的好朋友。杜洛阿碰了個軟釘子,但他仍不死心,厚著臉皮對她說:“倘若您失掉了配偶,我現在先來登記。”
在瑪德萊因的指點下,杜洛阿為了在報社取得更多的好處、得到更高的地位,準備拜訪《法蘭西生活日報》總經理的夫人窪勒兌爾太太。他先花十來個金法郎買了12個好梨,裝作是從遠處運來的,連同名片送到經理家。第二天他收到了經理夫人的回音,告知每逢星期六均不出門,他就在她不出門的這天登門拜見了。女主人正在會客,闊太太們聚在她豪華而熱鬧的客廳裏談天說地。杜洛阿也插在其中,談吐幽默而滑稽,太太們又驚訝又高興。他走後窪勒兌爾太太斷言:“我相信他一定會升得很快。”
這次拜訪的結果,他升了“本市要聞”的編輯主任,收到了老板夫人請吃晚飯的請帖。“本市要聞”原來是一個有30年經驗的老記者主辦的,他業務熟悉,工作無可指責。然而,他缺乏天生的狡詐,窪勒兌爾早就想換人。他要換一個機警活躍,狡詐勇敢,富於計謀並能隨機應變的人。由這樣的人在“本市要聞”傳播消息,散布謠言,去影響讀者和公眾,使《法蘭西生活日報》在國家的背景下和政治的基礎上擴大影響。現在,杜洛阿正是窪勒兌爾經過考察後選定的“寶貴的人才”。這件事使杜洛阿樂極了,晚宴上他真的變成了一個很有氣派的上流社會的人了。窪勒兌爾太太麵帶嫵媚地迎接他。他覺得什麼都在對他微笑,一切都是溫存嫵媚的,他正在人生的階梯上往上攀登。
第二年2月底,杜洛阿收到瑪德萊因的一封信,說福雷斯蒂埃病危,請他趕去幫忙料理後事。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心情很愉快,匆匆忙忙地趕到迦恩,這時福雷斯蒂埃已經奄奄一息。過了兩天,他死了。杜洛阿和瑪德萊因一起守靈,他迫不及待地問瑪德萊因,是否記得他所提出的盟約:福雷斯蒂埃死了,由他來替補。他這樣“匆忙”,完全是因為同她在一塊兒,他會變成很強幹的和令人害怕的人,他覺得自己真會前程似錦。瑪德萊因的條件是:“婚姻並不是一條鏈子,而是一種結合。我愛的是自由,凡是我的行為、我的舉動和我的出入始終要完全自由。……我不能容忍什麼監視、妒忌和討論。”婚姻協議達成了,5月,他們結婚了。杜洛阿搬進了昔日福雷斯蒂埃的府邸。
杜洛阿給自己起了一個有貴族頭銜的名字:佐治·杜·洛阿·德·岡對爾。新的崇高地位使他走起路來神氣十足。
窪勒兌爾和他的同僚們在《法蘭西生活日報》上發動了一場評論內閣的筆戰。杜洛阿和妻子合作,寫了關於摩洛哥的評論,攻擊當前內閣。文章辛辣的語言、明確的見解,已經很有分量了,杜洛阿又添上幾句,使得攻勢更為淩厲。再加上他善於使用的種種不顧信義的暗示性語言,文章獲得了強烈的反響,社會騷動起來,眾議員情緒緊張。窪勒兌爾親自為執筆者的勝利慶賀,並請杜洛阿專任《法蘭西生活日報》的“政治消息”編輯。杜洛阿的事業蒸蒸日上,他心裏不斷地告訴自己:“世界是歸於強有力者管轄的,應當做強有力者,應當超於一切之上。”他已經不滿足於在報社的現有地位了。
這時,巴黎正舉行武術比賽,窪勒兌爾太太要去觀看,杜洛阿自告奮勇陪她前去。在看武術比賽時,他竭力逢迎拍馬,不時地望著窪勒兌爾太太射來的有點不安的溫存而飄忽的眼光,心裏一亮,決心勾引她。雖然她已40歲了,女兒也長得和她一般高,但是他認識到從她那裏可以得到別處得不到的好處。於是在第二天,他就趕到窪勒兌爾太太家吃晚飯。一進門就以出奇的大膽,跪下向她求愛,用種種恭維和“看不見您,我是無法生活的”這類陳詞濫調向她進攻。老板娘很愛他,但是一種道德責任感使她內心感到很慌亂,拚命想從這種感情中掙紮出來。她到教堂祈禱,但杜洛阿仍跟著她繼續在她耳邊“情話綿綿”。她慌亂痛苦地對他說:“我請您別再陪著我,別跟著我,並且別單獨到我家裏來。分手吧!”杜洛阿望著她那副假正經的麵孔,胸有成竹地、不慌不忙地吹著口哨走回報社。
報社,正一片忙碌。因為法國在摩洛哥和西班牙戰事的失利,屠朗總理和他的內閣被推翻,麻樂奉命組織新內閣。《法蘭西生活日報》的股東、投機家拉洛史出任外交部長,窪勒兌爾老板成了國會議員,《法蘭西生活日報》一躍而為官方報刊了。它的政治消息比哪一家都來得早,拉洛史是報紙的靈魂,杜洛阿成了他的傳話工具。隨著新內閣的組成,窪勒兌爾需要起草一篇宣言,指出部長們應走的路線,同時指示應在非洲問題上造輿論。杜洛阿心領神會,趕緊寫出《從突尼斯城到丹日等城》一文,以適應新內閣的需要。窪勒兌爾看完大加讚賞,連說:“這是完美無缺的,您是個寶貴的人才,我表示我的一切讚美。”這樣一來,杜洛阿便直接插足政治了。瑪德萊因的客廳成了一個有權有勢的人的活動的中心,眾參議員、部長、將軍都在那裏聚會,甚至麻樂總理還在她家吃過兩次飯。其中沃德雷克伯爵和拉洛史先生則是常客。
杜洛阿成了人人讚美、追逐的對象,窪勒兌爾太太完全屈服了。她托人送信給他,相約在蒙梭公園會麵。杜洛阿借口人多,不費吹灰之力把她引到了他和馬萊勒太太幽會的地點君士坦丁街,征服了第三個女人。
隨著《法蘭西生活日報》上升為內閣的代言機關,杜洛阿夫婦利用阿爾及利亞殖民地的問題寫了十來篇文章,領導了一場有利於新內閣的有聲有色的筆戰。窪勒兌爾暗中在摩洛哥經營著龐大的銅礦買賣和公債生意,外交部長拉洛史則在杜洛阿家以主人自居,把他們夫婦當做自己的秘書。這一天,杜洛阿問外交部長,法國是否會出兵阿爾及利亞,拉洛史外交部長幹脆地回答他:“不會。”分手後,杜洛阿卻從老板娘的口裏知道了拉洛史和窪勒兌爾密談出兵占領摩洛哥的消息,並且借給他一筆錢購買摩洛哥債券,從中可以賺取七萬法郎的外快。杜洛阿仔細地聽著、想著,高聲罵著拉洛史:“髒東西,正是我將來要扼住的那一個。賤骨頭……他逃不出我的手掌!”
杜洛阿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新的爭鬥又要開始了。他氣呼呼地回到家的時候,知道有錢的沃德雷克伯爵患重病要死了,他沒有繼承人。杜洛阿想到妻子原是他的情人,便慫恿瑪德萊因去看望他。跟她說:“因為他總算是我倆的至好。每星期,他到我們家裏吃兩頓飯,隨時說來就來,把我們家看做他自己的家一樣,完全看做在他自己家裏一樣。他像一個父親那樣愛你,而他卻沒有家庭,沒有兒女,沒有兄弟姐妹,僅僅一個侄兒,一個被他疏遠了的侄子……他對於我倆很應當有一種友誼的表示。”果然,伯爵死後,把110萬法郎的遺產全都贈給瑪德萊因。這時,杜洛阿又用保護妻子名譽為由,要瑪德萊因用生前贈與的方式把遺產的一半分給自己,這樣就可封住別人的嘴,不會變成社會的笑柄了。這一回,連精明狡獪的瑪德萊因也屈從了,他們立刻讓會計師辦好分產手續,杜洛阿輕巧地奪走了妻子50萬法郎。歸途中,杜洛阿快活得像一個國王,而瑪德萊因也覺得他是巧妙能幹的。當他們走到二樓平台上的鏡子前時,杜洛阿在一種勝利的笑聲中說道:“這兒有兩個家資百萬的人經過。”
杜洛阿正在充滿著勝利的歡笑時,摩洛哥被法國派出的遠征軍征服了。拉洛史賺到了2000萬法郎,窪勒兌爾在公債上賺到了三四千萬法郎,他在摩洛哥經營的銅礦也大大賺了一筆。幾天中他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金融資本家,力量比國王還要強。他花300萬買下了一所親王的宅院,又用50萬收買了被譽為“本世紀神品”的《基督淩波圖》。為了炫耀,他還邀請全體上流社會的知名人士前來欣賞。麵對流金溢銀的暴發戶,杜洛阿發現他剛得來的50萬法郎簡直沒有什麼價值,和5000萬富翁相比,自己是貧窮不堪的。
在窪勒兌爾展覽油畫的那天,他和妻子一進門就被豪華的場麵震住了,心裏既羨慕又忌妒。就在這時,忽然有人抓住他的胳膊,用美妙的聲音呼喚他,原來是窪勒兌爾的女兒西茶因。她蓬著一頭卷得像雲一樣的金黃頭發,有一雙如藍寶石般的眼睛,像一個美麗的洋娃娃。杜洛阿看見她心頭一亮,暗自想道:“倘若我以前真是精明能幹,那麼我想娶的可以是這一位呀!”杜洛阿不斷地盤算著自己應當怎樣發財升官,一個念頭來到心裏:“那隻需我和這個有血有肉的洋娃娃做夫婦。”
杜洛阿開始向西茶因進攻,私下和她約好,要她不要答應正在追求她的賈佐勒侯爵的親事,要她等他三個月。在這期間,他可以和妻子辦好離婚手續。幼稚的西茶因有點驚慌,但答應了。
杜洛阿細心地監視著瑪德萊因的行動。自從沃德雷克伯爵逝世後,拉洛史外長代替了伯爵的職位,經常在杜洛阿家裏吃飯,像第二個戶主那樣差遣杜洛阿的仆役。最初,杜洛阿像一隻想咬人又不敢下口的狗一樣,一麵發著抖,一麵對他容忍。現在他為了達到和妻子離婚的目的,事先探知了瑪德萊因和拉洛史在馬爾底街幽會的地點。這天裝作到窪勒兌爾家吃飯的樣子,和藹地吻別了妻子,然後又和警官一起趕到他們幽會的地方,當場揭發了奸情。這樣一來,他打倒了外交部長拉洛史,又冠冕堂皇地找到了和妻子離婚的理由,取得了全盤勝利。1小時後,杜洛阿喜氣洋洋地走進《法蘭西生活日報》編輯部,寫了一則本市要聞。他笑著告訴窪勒兌爾:“和她做夫妻,我既不能獲得地位,也不能受到尊敬。……現在我扔掉了福雷斯蒂埃留給我的這條蛀蟲。我兩隻手解掉了束縛,我將來的前程是遠大的。”
3個月後,離婚判決書公布了。當窪勒兌爾一家人到海濱歇夏時,杜洛阿暗暗指使西茶因,讓她主動向父母提出嫁給他的願望,如果遭到拒絕,夜半偷偷地逃走。這個想法激起了天真又渴望冒險生活的姑娘的興趣,她按照他的意圖做了。果然,窪勒兌爾夫婦不同意女兒嫁給杜洛阿的想法,反對最凶的是西茶因的母親窪勒兌爾太太。於是半夜12點3刻西茶因登上了等候在協和廣場的馬車,他們倆悄悄地離開了巴黎到了萊茵河畔的羅施奇雍。
窪勒兌爾家翻了天,西茶因要嫁俊友,窪勒兌爾太太精神錯亂了,窪勒兌爾老頭怒不可遏地大罵杜洛阿。等發現西茶因失蹤後,窪勒兌爾無可奈何地說:“那是已成之局啦,他扣住了她,我們都失敗了!”窪勒兌爾太太發出了絕望的怒吼:“不,永遠不成!”窪勒兌爾已經平靜下來。他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把女兒嫁給杜洛阿。他從杜洛阿的拐騙行為裏,看出了“他是個精明能幹的、有前途的人”。
杜洛阿和西茶因結婚的日子定在10月20日,正是眾議院複會之後。婚禮前,《法蘭西生活日報》宣布杜·洛阿·德·岡對爾男爵擔任它的總編輯,窪勒兌爾先生保留“總經理”的稱號。報紙總編的婚姻自然是新聞。
結婚那天,教堂在那條對著王宮街的高大台階上鋪了很寬的大紅地毯。11點1刻賓客都擠滿了,女賓客的衣裙發出一種絲製品的窸窸窣窣的摩擦聲,男賓們神氣莊嚴,幾乎全是禿頂的,走起路來帶著上流社會的規矩和氣派。參加婚禮的人互致問候,一片沸騰。
這時,新婚夫婦正跪在唱詩台上,等待主教的祝福和證婚。窪勒兌爾太太望著女兒和情夫悲憤欲絕,她心裏喊道:“這個男人是屬於我的,是我的情夫。”但是,當著兩千多來賓她說不出口。隻聽主教在賣力地讚美那個令她痛不欲生的男人:“杜洛阿先生的才幹高出於他人之上,他正在為寫作而工作、為教育而工作、為勸導而工作、為指揮人民而工作,他正擔負著有待完成的使命,正懷著有待表示的好榜樣……”現在,杜洛阿變成了世界的主宰者之一,他感到無比的幸福。整個教堂彌漫著回腸蕩氣的音樂。接著又有大歌劇院名演員的歌唱,香爐裏噴出安息香的芬芳,天神的寵愛使杜洛阿感激不盡。婚禮結束,他挽著新娘,賓客排成長長的行列走來祝賀。忽然他望見了馬萊勒太太,並低聲向她說:“等會兒再見。”
杜洛阿再抬起眼睛,望見了那邊的眾議院。是的,他現在還站在教堂的廊柱下邊,但不久定會跳到眾議院那一排廊柱下麵去的。
杜洛阿是一個雙手沾滿殖民地人民鮮血的劊子手,不學無術的惡棍和流氓。他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極端卑賤的利己主義和肮髒的獸性。為了爬上名利雙收的地位,他一方麵依靠厚顏無恥的賣身投靠,另一方麵依靠狡詐、毒辣的陰謀手段,剝削一切人,欺騙一切人,到處搜尋金錢和享樂。莫泊桑通過杜洛阿的發跡曆史,揭露了資產階級政治的卑鄙無恥、資產階級報紙的賣身投靠,也揭露了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殘酷。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的那樣,莫泊桑“憤慨於一個粗魯好色的畜生的飛黃騰達和成功,他就是以空虛色欲來造就名利事業並在社會上取得高位的”。作者也憤慨於他的主人公在其中取得成功的那整個環境的腐化淫蕩。的確,莫泊桑通過“漂亮的朋友”,戳穿了資產階級英雄的真麵目,嘲諷了他們寡廉鮮恥的“英雄”行為,暴露了他們恩將仇報、故作清高、俯首聽命、巧取豪奪的投機本質。但同時,托爾斯泰也敏銳地發現:莫泊桑在“恣意描寫那些吸引著他的東西,有時對自己的主人公仿佛是忘了基本否定的看法,而竟站在他那一方麵去了”。莫泊桑確實在《漂亮的朋友》中摻雜了許多個人的好惡與追求。這是他不能清醒、冷靜地處理杜洛阿這一形象的重要原因。他曾直言不諱地說:“我就是漂亮的朋友。”並以“漂亮的朋友”的名義活躍在個人生活的圈子裏。他曾多次在贈書時,署名“漂亮的朋友本人敬贈”。由此不難看出他對“漂亮的朋友”的某些欣賞和迷戀。或許“漂亮的朋友”在某些方麵是以作家本人生活為藍本的緣故吧,杜洛阿在許多方麵都與莫泊桑有著驚人的相似。
首先,杜洛阿的漂亮外形,就是作家以自己為模特構製的:漂亮的、饒有魅力的胡須,風流瀟灑的舉止,侃侃而談的風範,等等。其次,杜洛阿的出生地與性格也與莫泊桑極為相近。杜洛阿出生在莫泊桑的故鄉諾曼底,他的父母也在魯昂附近居住。同莫泊桑一樣,杜洛阿也蔑視和痛恨上流社會和資產階級。他常衝著闊佬貴婦,罵他們是“好色無恥的家夥,謀財害命的強盜”。與此同時,他又憐憫窮苦的人。當他看到窮困的婦女在默默祈禱時,又滿懷同情和愛憐。再者,莫泊桑將個人的許多經曆和“豔遇”,移植到杜洛阿的身上。並以玩味和推崇的眼光,去看待發生的一切。因此,在有意與無意間,便將自我與杜洛阿混為一團,不分彼此。他對杜洛阿的同情,完全是自我的欣賞和肯定的結果。
作家把自我的因素溶化於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之中,寫來更加真實、生動,給人以親切之感,自有它的好處。但是,將自身的瑕疵當做美來張揚和炫耀並津津樂道,就不好了。這不僅表現出作家的頹廢意識和墮落傾向,而且使作品蒙受巨大損失。若是沒有作家自我因素的滲透,杜洛阿一定會比現在更有光彩。雖說是白璧微瑕,也著實令人遺憾!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正是《漂亮的朋友》進一步證實了他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麵的出色才能。與第一部長篇小說《一生》相比,《漂亮的朋友》不僅篇幅長、人物多、線索複雜,表現出作家駕馭鴻篇巨製的精湛技藝,而且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漂亮的朋友》堪稱是莫泊桑長篇小說的傑作。實踐證明莫泊桑作為成功的小說家,不僅得心應手於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而且,長於鴻篇巨製的設計和完成。
正如莫泊桑所說的:他像流星一樣進入文壇,給19世紀末葉的法國文壇,帶來了耀眼的光輝和燦爛。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每當提起“莫泊桑”三個字,人們不禁想到那個蓄著小胡子的漂亮法國人;那個曾經以《羊脂球》聞名於世界的“短篇小說之王”;那個在短短的二十幾年裏,創作了如此之多作品的、“像死一般堅強”的法國風流作家;那個永遠活在人們心裏的聖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