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尾聲(1 / 1)

趙宋江山的一統之路

趙匡胤稱帝建宋,標誌著五十四年的五代亂局的終結。北宋開國之初,由十國演變而來的割據政權尚餘八個,即:南平(原荊南)、武平(原楚)、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以及福建陳洪進。趙匡胤自乾德元年(公元九六三年)至開寶八年(公元九七五年)駕崩,曆時十二年,消滅了南方五個割據政權。

乾德元年二月,趙匡胤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主帥,樞密使李處耘為都監,先以假途滅虢之計智取南平,後又水陸並進剿滅武平。

乾德二年(公元九六四年)十一月,趙匡胤采用“兵分兩路、分進合擊、會師成都”的作戰部署征伐後蜀:北路為主攻,以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樞密副使王仁贍為都監,率軍三萬從鳳州南下;東路為助攻,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劉光義為主將,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率軍二萬,從歸州逆流而上。兩路大軍隻用了六十六天,即使後蜀滅亡,後蜀主孟昶出降。

開寶三年(公元九七〇年)九月,趙匡胤以潭州防禦使潘美為主將,以朗州團練使尹崇珂為副將,以道州刺史王繼勳為都監,攻伐南漢,於次年二月進抵廣州城下,南漢主劉岀降,南漢滅亡。

開寶七年(公元九七四年)九月,趙匡胤采用“東西對進、合擊金陵”的作戰方略攻伐南唐:西部為主攻,以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為主帥,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為副帥,領兵十萬,進擊金陵;東部為助攻,命吳越王錢弘俶領兵五萬,攻取常州。曆時一年有餘,於開寶八年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後主李煜岀降,南唐滅亡。

其間,趙匡胤曾於開寶元年(公元九六八年)、開寶二年(公元九六九年)兩次攻伐北漢,均無功而回。開寶九年(公元九七六年)十月,就在宋軍第三次攻伐北漢時,趙匡胤突然駕崩。

宋太宗趙匡義繼位後,太平興國三年(公元九七八年),相繼逼迫福建陳洪進、吳越錢弘俶獻土除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九七九年),趙匡義禦駕親征北漢。五月,北漢滅亡。趙宋江山至此歸於一統,但也由此拉開了宋遼征戰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