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是古譜殘局類。最全的一套是劉殿中主編的《中國象棋古排局集成》,包括十二套古譜,隻有棋界尚有疑問的《會珍閣》沒有收錄。該書亦有詳盡的解說,一書在手,可謂
殘局無憂。單行本較好的是上海文化出版的四大名譜的詳注本及《江湖排局集成》,這套書由朱鶴洲、楊明忠等排局名家評注改編,資料解說十分詳盡,其中增加了無數個人研究心得,如朱著的《竹香齋》,其間對“鴻雁驚寒”的注解,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乃是殘局作品中的經典之作;《江湖排局集成》其中收集了許多古譜未載的或者是今人修改的殘局,如《征西》等,行文風格與四大名譜相似。除四大名譜外,著名的《適情雅趣》亦有多人校注過,如著名的排局家蔣權等,因適譜本身變化不多,因此解說基本大同小異,無甚特別優秀的版本。其他的殘局著作,如《湖涯集》、《蕉竹齋》等,蜀蓉等出版社曾一一出版,但影響一般。彙編類有胡知慮的《泛舟采荷象棋譜》,收集各類和局八百多局,按棋子數、路數編排目錄,檢索甚為方便。胡另有一本《映月攬勝象棋譜》,根據書名應該收集的各類勝局,不過筆者未獲該書。詮正類代表是《象棋古譜詮正大全》,此書可以與古排局集成合而讀之,其中對古譜著法、局麵安排不妥地方一一詮正,可謂是排局愛好者的必備教材。此外還有如《江湖棋局搜秘》,陳鬆順著,此書名氣極大,陳係棋仙鍾珍入室弟子,鍾殘局了得,陳對古殘局亦深有研究,建國後主持《象棋報》,該書即由《象棋報》部分內容彙編而成,市麵所見棋攤的大多作品都能在該書找到原型,可惜之處在於因係報載文章,詳盡之處無法照顧,內容雖豐,對棋迷而言難免遺憾。如《江湖特種排局》,其中選局與傳說中的《會珍閣》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其中包括林弈仙收集改編、沈誌弈珍藏的《江湖特種排局》及與之有極大相似之處的《雁蕩集》。此外還有一些現代名家出版的解說江湖棋局的著作,如《江湖殘局》、《象棋民間排局》等,在《江湖排局集成》中曾提到多本該類殘局譜,可惜筆者尚未能一睹為快,甚憾。
(三)、開局譜類
第一類:綜合性開局譜。綜合性是指那種布局飛刀、新型布局之類的開局手冊,裏麵可謂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通讀一遍似乎什麼都懂了點,真的走起來卻什麼都不懂了,也就是花拳繡腿有那麼兩下子,其中因由卻大多弄不清楚,一旦變招立刻就掛了。但這類書中也有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居榮鑫的《象棋布局舉要》及續編,據說是建國以來出版數最多的開局著作,張強閻文清的三大本“布局與定式”係列,在業餘棋界享譽盛榮。另外還有一套比較好的是蜀蓉的《布局大全》係列,分炮類、馬類、相類、兵類四種,但我隻看了炮類部分,其他因為是散手棋,幾百頁的書分成十幾類甚至幾十類,大多是點到為止,不看也罷,炮類分成幾大部分,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等,但也有些精彩勝場,比如其中五七炮雙棄兵對反宮馬飛左象就有十節內容之多,豐富之況譜所罕見。其他也許還有一些較好的布局係列,不過我沒有怎麼注意。
第二類:專題性開局譜。專題性開局譜最著名的自然是蜀蓉一套三十本的《現代開局叢書》,八十年代也有一套人民體育出版社的專題開局譜,分類也比較細,但因為年代久遠, 布局之類的東西總有點過時的感覺。此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江西科技等出了不少布局的專題書,分析得都比較細,但理論分量似乎不夠,整本書翻下來都是變招,看得人暈暈的,隻知道這麼走會處於劣勢,而對此必然性劣勢卻無法做到足夠的了解。以下就針對各種專門性開局列舉些較好的代表作:
順炮類:王嘉良《順炮全集》。王嘉良老前輩當年有句話的大約意思是,就布局創新來說的,他並不輸於胡榮華。我個人估計,王所倚仗的底子就是順炮布局的貢獻。君不見,順炮全集一出,頓時蜀蓉紙貴,此後數十年來,順炮布局領域鮮有人敢來冒韙問津。王早期關於順炮的著作是《桔中膽——順手炮全局研究》、《象棋中鋒》,在出版《順炮全集》前後,還出版了一套別致的《順炮橫車對直車》,一套三卷,編排體例與順炮全集中的中篇相似,但內容豐富得多,變例多,對局舉例也多,是順炮橫車愛好者譬如筆者的最佳教材,可惜筆者長年“重金求購”未果,隻有一卷上冊,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呀。有關順炮的布局還出版過數本,但光芒遠被其所掩蓋,如江西科技出版的《順炮布局韜略》、寧夏王貴福的《順炮新編》、人民體育的《順炮直車對橫車》、《鬥炮局》等,此外還有一本專門的世界順炮王對局賽記錄《順炮王象棋爭霸戰》,裏麵有許多國外棋手的對局,頗為有趣,不過資料性雖強,指導意義就一般了。
列炮類:較有代表性的有王嘉良《列手炮新編》、吳啟生《半途列炮》、趙慶閣《列炮新編》等。若要詳細舉例,尚不可數,王氏另有《中炮對三步虎半途列炮》,人民體育亦有此類布局著作,還有《小列手炮》等,此類布局中最優秀的也許該是趙的《列炮新編》,分為左炮封車、三步虎、小列手炮三類,趙是遼沈一流棋手,其自序有言對此布局有所偏 愛,屢屢用之,效果良好,棋手說棋,力量不言而喻。
中炮對屏風馬類:中炮盤頭馬的布局遠可參考橘梅古譜,近可學習屠景明《中炮盤頭馬對屏風馬》,後來屠增補中炮橫車進中兵對屏風馬的布局體係,在現代布局係列中出版,即《夾馬炮對屏風馬專集》。筆者當年讀大學之時,百無聊賴之際曾通打全譜,還細作筆記,之後棋藝至少長了兩先,故甚為感激。
中炮巡河炮是現今筆者使用較多的開局,在五十年代左右,小神童李義庭曾出版過一期《中炮巡河炮對屏風馬》,不過文革遭劫,留下殘本實不多見,現代較好的版本是孫誌偉的《中炮巡河炮對屏風馬專集》,其中包括飛右象巡河九應(巡河炮盛行年代的著名用語)、巡河炮緩開車對屏風馬等,布局內容上十分豐富,變招分析體係亦十分龐大,但戰略解說卻十分單薄,如果不能用心體會,就算全部記下來也不過得其形似罷了。
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是現今最流行的布局,人民體育的布局叢書曾出版過徐家亮的《過河車專集》(平炮兌車體係)、《左馬盤河集》等,蜀蓉的現代布局叢書曾出版了《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平炮兌車》、《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左馬盤河》。左馬盤河另有一名著即河北特大劉殿中的《盤河馬探秘》,該書估計版數過少,而今已是傳世瑰寶,在棋譜市場價格不下三位數了,單此一事,棋迷對該書質量即可見一斑了。此外,天津人民出版社還有一本不大知名的著作《屏風馬棄馬局淺談》,估計是國內出版的唯一的棄馬局專題著作,對此道興趣不大的筆者尚珍藏有一本,建議愛好者學而習之。本布局的專題性對局譜有劉劍青的《中炮過河車名局精解》、陳孝堃的《象棋大師百局譜》等,其中選局典型生動,是學習該類布局的極好的指導性對局譜。
中炮七路馬被蜀蓉程明鬆譽為不蘊不火的典範開局,程的《中炮七路馬對屏風馬》中主要是先鋒馬、過河炮、巡河炮、橫車七路馬等四種開局,其中過河炮較有代表性,原來人民體育有出過一本《雙炮過河》,但評價並不太高,該布局現代出現的幾率極小,主要是先手方幾乎無人願意走成如此局麵。先鋒馬的另一麵一般是左炮封車,先手方少有便宜。左炮封車方麵蜀蓉有《中炮對左炮封車》,列舉了先手方各種手段,但作者立足於屏風馬的立場,並將左炮封車視為現代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布局形成的催化劑和內在主要原因。事實上就內容而言,中炮方已有較好的應付手段,不喜過河車的棋迷有必要了解一下該書。
中炮進三兵在現代馬炮爭雄中也時有出現,但活躍和變化激烈程度就遠不如進七兵了。據說棋壇上有個說法,進七兵七卒,你好我好看誰更好,進三兵三卒,你差我差看誰更差。也就是說三兵非布局之正,至少在陣形上不那麼合理。進三兵的著作,早年的有何順安《中炮進三卒對屏風馬》,質量如何我不知道,但現在的二手棋譜市場此物已是天價了。現代著作中較好有金啟昌的《中炮進三兵專集》(金氏在蜀蓉現代布局叢書出版的名為《中炮進三兵對屏風馬》內容大同小異),其中分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三步虎等幾類,棋譜特點秉承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的棋譜風格,方方麵麵詳細得當。
五七炮布局有開局萬金油之稱,什麼開局都有五七炮的一杯羹,同時也最為穩健,布局的弱點在該局中被壓製到極限。在屏風馬領域,五七炮更成獨立體係,早年列位廣東四大天王之一的盧輝,就有盧家五七炮之稱,現代特大劉殿中即有“五七幹校”校長之譽。布局教材中,人民體育及蜀蓉都出版過《五七炮對屏風馬》,由於筆者後手少用屏風馬,於是隻是摘看了一部分先手常用的著法,至於是劉海亭的譜好還是徐家亮的版本好,棋迷自己斟酌了。至於應對屏風馬先進3卒的五七炮不挺兵的布局,據說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屠景明著的《象棋全盤戰術——五七炮專集》中有詳載,但因紅方變化較少,現代較少使用該布局。
中炮對反宮馬類:反宮馬是現代才深入開發的布局,自胡榮華《反宮馬專集》後,二十年來經久不衰,盡管胡作在今天看來確實過於簡單,與現代的專著相比,無甚指導意義,但事實上,胡列舉的種種陣式在今天仍不失典型性,其中包含的開局思想如爭取河頭馬等是指導反宮馬方布局成功的重要法寶(該書題名為反宮馬專集而非中炮對反宮馬專集,可想而知)。因此,《反宮馬專集》是確立了一種後手防禦及反擊的戰略思想,隻有從思想上理解了開局,開局才有靈活性也才有戰略意義。以後出版的專著亦有不少,因筆者後手應中炮大多使用反宮馬,因此收集頗多,如蜀蓉金啟昌編的《中炮對反宮馬》,小冊子,若幹年後金氏又在北京體院出版了《反宮馬新篇》,在蜀蓉現代布局叢書中有一冊《中炮對反宮馬》,江西科技還有一本王登亮的《反宮馬布局技巧》,大部分內容都與其他著作有相似之處,但有一個特色就是布局類型較為全麵,有許多例中炮方上左正馬的變例,這是反宮馬遇到的首要課題,樂於此道者有深習的必要。專題類有《五六炮對反宮馬》蜀蓉、黑龍江人民、人體三版本,《五七炮進三兵對反宮馬》、《五八炮對反宮馬》、《中炮橫車對反宮馬》、《中炮緩開車對反宮馬》等,此幾本書都有辭典效應,各處麵麵俱到,在解說方麵顯得十分薄弱,一般都是一個局麵,某方有數種著法,結果出來以後,有的書說紅優,有的書說黑反先,若不能自己深入淺出研究一番,濫讀之下後果實在不堪。
中炮對單提馬類:單提馬優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古代單提馬即有七寶連樹的美稱。近代棋壇名宿賈題韜即極為推崇單提馬,廣東四大天王之一馮敬如即以此布局迎戰八方棋手,現代擅長攻殺的北方棋手亦有許多人偏愛單提馬。不過由於單提馬中路的薄弱性原因,局麵布置不斷發展,橫車過宮的布局在馮敬如時代已經初現端倪,到現代更發展成一完整的理論。筆者以為,最好的單提馬著作是董誌新的《中炮對單提馬》,該書主要分單提馬橫車和直車兩大內容,其中包括應對中炮方的各種局勢,理論解說十分詳盡,其中還涉及不少遼沈地區單提馬名家的戰法典故,可謂是當前市麵上所見的最典範的教材。此外還有海外出版的彭彪的《中炮對單提馬橫車過宮》,此書主要寫橫車急過宮布局的攻防,與緩過宮可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此書為愛好單提馬的棋友盛讚,但筆者未曾親見,不敢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