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五編討論君主在履行付托給他們職能時所做的支出,為應付這些支出所必要的收入以及支出超過收入的結果。對國防支出的討論,包括對各種軍事組織、法庭、維持公共工程的方法、教育和教會機構的討論。

(二)

熊彼特給第五編寫的“讀者指南”為:“最長的第五編占全書篇幅的28.6%,是一篇自成體係的關於財政學的論文,後來成了19世紀所有財政學論著的基礎,直到財政學上的‘社會’觀點出現為止。所謂社會觀點就是把稅收看做是改革的工具,這種觀點主要出現於德國。第五編之所以占這麼大的篇幅,是因為它含有大量材料,主要從曆史角度論述了公共支出、公共收入以及公債。該編的理論探討不那麼充分;也不那麼深入。但值得稱讚的是,理論探討與其事實材料以及事實材料所顯示出來的一般發展趨勢結合得很緊密,自那時以來,已積累了更多的材料,理論工具也有所改進,但至今還沒有人像斯密那樣成功地把這兩者――外加一點政治社會學――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