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輻射:以天安門為圓心(3 / 3)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安門廣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拓寬了天安門廣場地區和東西長安街,修建了曆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天安門廣場更加雄偉壯麗,原來22米高的國旗杆與周圍高大的建築物相比,顯得不太協調。1990年10月1日《國旗法》頒布後,要求升國旗奏國歌,使之更加莊嚴隆重。原旗杆周圍是封閉型的,升降國旗時,旗手需要跳進跳出,既不方便又不雅觀。為此,經有關部門批準,國旗杆基座於1991年2月23日開始改建。改建後的國旗杆基座平麵為三層,內層為邊長各6米,高45厘米的漢白玉平台,四周是80厘米高的漢白玉欄杆,四麵各有2米寬出入通道。基座中心是30米高的銀灰色的國旗杆,頂端為黃色。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石帶,象征“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綠草四季常青不衰,象征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56個金黃色銅製隔離墩圍成的護欄,象征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國旗基座改建後,原來三人升降國旗儀式就顯得過於簡單,因而從1991年5月1日開始舉行新的國旗升降儀式。新的升降旗儀式由36人組成,其中擎旗手一名,旁邊是兩名挎衝鋒槍的護旗手,隨後是一名佩帶手槍的警官和32名肩扛禮兵步槍的護衛隊員。從1993年10月1日起,領隊指揮員佩帶指揮戰刀。每逢重大節日和每旬1日,60名軍樂隊員在升旗現場同時奏國歌,平時則同步播放國歌錄音。國旗基座的改建和升旗儀式的改革,是全國各民族人民以及海外愛國僑胞的共同願望,它使五星紅旗顯得更加莊重了。現在升降旗儀式已成為首都北京特殊的一景,每位來京的遊客都以能親眼目睹五星紅旗升起為自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要飲水思源,通過了解國旗,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使全國人民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幾千年來,華夏兒女的愛國主義精神,從來就是推動社會曆史前進的一種巨大力量。今天我們更應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熱愛祖國、愛護五星紅旗、積極傳播愛國主義、遵守《國旗法》的典範,讓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團結奮鬥,讓五星紅旗在偉大祖國的上空永遠高高飄揚!

這份3200字的《國旗講稿》,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已無法精確統計。據說這份講稿還經過部隊作家和讀者的多次修改。它是國旗護衛隊戰士們愛國主義精神的結晶。

為幼兒園的小朋友講國旗

1995年6月1日,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幼兒園的小操場上,身著校服的小朋友整整齊齊地列隊站在園內小旗杆下,等待升旗儀式的到來。

8時45分,指揮老師下達了升國旗儀式開始的口令,曲蘇培、聶兵、肖雅、蔣品、鄒亦可、羅詣六名小朋友組成的國旗護衛隊,手托一麵中國國旗護衛隊贈送、並簽有部分戰士姓名的國旗,邁著正步護送到小旗杆前。

國歌響起來了,幾百雙小眼睛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上了藍天。整個升旗儀式顯得莊嚴有序。

這是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第一次給幼兒園贈送國旗。

那是1992年7月,幼兒園園長王玉蘭帶領部分老師到北京天安門觀看升國旗儀式後,她認為這是一種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形式,便到國旗班慰問。

從此,四川籍戰士胡長河與朝陽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書信來往不斷。孩子們怕叔叔們冬天站崗凍壞手,用壓歲錢買了手套寄給叔叔們。幼兒園每星期一和重要節日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1995年5月3日,王園長參加完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會後,幾次去護衛隊慰問重慶籍戰士何雲春、牟楷。聽說重慶沙坪壩入伍戰士何雲春過21歲生日,王園長特地訂做了一個寫有“向首都國旗護衛隊全體戰士致敬”的大蛋糕,代表重慶人民和幼兒園祝賀小何生日快樂。何雲春十分感動,他說當了三年護衛隊員,還是第一次接待家鄉來人。5月6日,國旗護衛隊的部分官兵同王園長合影留念後,贈送了這麵簽名國旗。

1996年6月1日,這些即將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們來到北京,看望了他們想念的國旗班叔叔,並給他們表演了幼兒園“規格”的升旗儀式和在幼兒園學到的歌舞節目。

25個4至6歲的小朋友麵對著排列整齊的國旗護衛隊戰士,一字一頓地齊聲說道:“親愛的叔叔,我們是四川重慶北碚區朝陽幼兒園的小朋友。你們愛國旗、愛祖國,我們來北京是向你們學習的。”

戰士們為孩子們的純真和質樸所感動,平素威嚴莊重的神情中不由得多了幾分笑意。孩子們還聚精會神地觀看了戰士們的訓練,在歡快的氣氛中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場為國旗添光彩的競賽

1990年3月4日這一天清晨,6時45分,天安門廣場。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國旗班與體育健兒的“雙競賽”活動啟動儀式正在舉行。站在前麵的是威武的國旗班戰士,他們的身後是中國體壇的健兒們,他們中間有高敏、許豔梅、陳靜、韋晴光、樊迪、高鳳蓮等世界冠軍,這一個個令祖國人民驕傲的名字。他們莊嚴地向國旗行注目禮。

在距離第11屆亞運會還有202天的時候,武警國旗班戰士和我國即將參加亞運會的運動員,決定舉行“揚我中華、壯我國威”雙競賽活動。

他們中的一方,是捍衛國旗的衛士;他們中的另一方,是為了國旗在亞運會賽場上高高飄揚而奮勇拚搏的健兒。麵對五星紅旗,他們共同宣誓:“我們是祖國的優秀兒女,為了祖國的榮譽,我們一定刻苦訓練,努力工作,頑強拚搏,樂於奉獻,發揚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牢記神聖職責,維護祖國尊嚴,揚我中華,壯我國威。”

1989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冠軍樊迪與當時的國旗班班長史濤分別在國旗下發言。

天安門廣場的清晨,好靜、好靜;國旗衛士和體壇健兒的誓言,傳得好遠、好遠……

為西藏、上海等地培訓國旗班

在國旗衛士的影響推動下,擁有自己的升旗手、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幾乎成了社會的一種時尚,學校、工廠、企事業單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舉行升旗儀式。國旗護衛隊的官兵在短短幾年時間裏,就先後為上海、西藏、新疆等11個省市自治區培養出了與他們規模相當的國旗護衛隊,為各大工廠學校、企事業單位培養升旗手1485人。而赴外地講解國旗、做報告,給各地寄去的國旗講稿和錄音帶更是不計其數。

國旗護衛隊的官兵是忙碌的,有時,甚至連探家都難得清閑。一次,國旗護衛隊現任隊長王金耀探家時得了感冒,在他姨所在工廠的附屬醫院治療,結果被人發現了,硬是被人“搶”去出了幾天“公差”――為全廠職工和附屬學校做“愛祖國、愛國旗”的報告。國旗護衛隊排長謝耀兵要探家的消息在他的家鄉河南扶溝縣不脛而走。他一條腿剛邁進家門,母校一位教師已經登門邀請了。言語不多的謝耀兵排長,還跟筆者談起1995年5月赴拉薩武警西藏總隊組建、培訓國旗方隊的一些情況。

1995年是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30周年。有關部門在修建一新的布達拉宮廣場上立了高高的國旗旗杆。謝耀兵受命前往拉薩幫助培訓西藏武警總隊國旗班戰士,曆時4個月。

謝耀兵說,那4個月的確是難忘的。因為西藏的情況特殊,又適逢30周年大慶,組建和培訓工作都必須按照最高的標準去做。高原是美麗的,但是高原反應也是可怕的。謝耀兵剛到拉薩,就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在4個月的時間裏,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缺氧造成的諸多病痛,帶領武警西藏總隊國旗班的戰士們摸爬滾打,終於使古老的布達拉宮廣場有了正式的國旗升降儀式。

駐港部隊“上門學藝”

1997年7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的日子,全國上下都在為迎接香港回歸辛勤工作著。國旗護衛隊官兵也盡了力,他們在1996年為駐港部隊培訓了升旗方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組建之初,決策部門便想到了1997年7月1日將在香港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這件大事。剛開始,有關部門曾打算由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派出人員赴港升旗,後來由於外交方麵的考慮,還是決定由解放軍擔負這一神聖的任務。為了能保證那一曆史時刻的莊嚴,駐港部隊領導決定派人專門到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取經學習。

現任國旗護衛隊一排長的謝耀兵負責對派來的戰士進行訓練。他告訴筆者,前來學習的解放軍官兵用了十二分的努力進行訓練,而他和他的戰友們也用了最大的耐心把自己的技能和心得全部傳授。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政府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是空前絕後的大事。作為政權交接象征之一的國旗更替的時刻將會怎樣地讓人矚目,他們完全清楚。

經過近一個月的培訓,雙方都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1997年7月1日,當五星紅旗在香港這塊土地上飄揚的時刻,人們不應該忘記,這裏麵也有國旗護衛隊官兵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