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筆,沒有紙,沒有硯,也沒有清茶與醇酒,更沒有黃金屋與顏如玉。
有的隻是一段回憶,一段關於在渭河南岸無餌而垂釣的老人的回憶。
老人,姓:薑,名:尚,字:子牙,史稱:太公。
薑子牙八十八歲入宰,功績:一帖封神,立萬神位。
然子牙未封神之初,截教與闡教曾發生混戰。
截教教主通天大擺誅仙陣,以阻伐紂之路。
誅仙陣名為誅仙,實有“誅仙、戮仙、陷仙、絕仙”四劍構成。
這四劍為通天教主所煉,威力奇大,能誅大羅金仙。
然誅仙陣終被元始天尊所破,通天教主並因此被囚。誅仙四劍也毀於陣中。
後薑子牙伐紂成功,金台封神,成曠古之功業。
此後四百多年,截教中出一位曠世奇才,名風歸穀。風歸穀百年而悟大道,斂三性,破三屍,成教主之下第一人。
然風歸穀絕豔之才終為他人所嫉。在一次闡教、截教、人教,三教盛會之時,被萬餘名三教高手截殺。
風歸穀修行雖高,悟道時日卻短,終是不敵三教的人海戰術,戰敗於落仙穀,一身修為也亦被毀,成為一個無用的廢人。
風歸穀在落仙穀苟延十餘年,心中悲憤欲絕,本欲了結殘生,卻無意中在穀底深潭中發現了已殘的誅仙四劍。
原來當年誅仙陣被破之後,元始曾命人將四劍收回,然而四劍已是通靈之物,雖劍身被毀威力大損,其靈性卻仍在,加之所收之人道行不高,四劍便從其手中逃脫,化為四虹,墜入落仙穀潭底。落仙穀也自以此而名。
那收四劍之人見四劍逃脫,又無處可覓,便不敢回稟元始,恐其降罪,隻在人間四方遊走,以尋四劍,卻始終不得。
風歸穀得到四劍,又見其雖殘而尚存,便靈念大動,坐壇百年,以殘字而悟通大道,得大法之成。後他又經百年,以大神通煉四劍為一,隧命名為天心劍。因風歸穀以殘入道,得上乘大法,他便以為天心以殘為生,以缺為長,是以命劍以代天伐殘成缺之意。
天心劍煉成之時,戾氣之盛,引天地色變。落仙穀及方圓千裏之地瞬間化為虛無。
風歸穀仗劍淩空,意氣風發,誓以誅盡三教,以雪往日之恨。
那收劍之人感知四劍靈氣振動,便聞風趕來,見四劍已成天心劍,便規勸風歸穀,放下天心劍,以普善道。
風歸穀仰天長嘯,未等他開囗,便已將其成了天心劍下第一鬼。
風歸穀持劍尋仇,連屠三教九大靈山,三教中人未有能擋其一招者。然天心劍威力實在太大,而風歸穀又不加以收斂,隻肆意揮灑,至使無數無辜的凡人受戮。於是三教便決定在九月九日與風歸穀決戰於西來峰。
九月九日西來峰上,風歸穀應約而至,一言不合,長劍揮處,萬餘名三教教眾瞬間灰飛煙滅。
三教之主元始、老子、通天教主,見天心劍威力無與倫比,知其不能擋,便三人合力,化以頑石為賴頭道人,欲引風歸穀進入三人合設的三元大陣。
可就在此時,隻見空中一道白光閃現,隨之風歸穀便消失無蹤。
風歸穀消失,三教之人以為其自知不敵,已循跡逃走。為除後患,便廣法六界,以探風歸穀行蹤。可自此以後,無人再見其人,而這也成了修真界中的一大疑案。
二
魔氏九決成於天心劍之後,集天下劍決之總,而另脫一路,成劍之無上大法,後人習其三成,便能乘劍邀遊於虛空,斬敵於萬裏之外,並以劍氣護體,非神器而不能傷。
此決共分九層,第一層為化魔,第二層為定圓,第三層為開天,第四層為噬魂,第五層為奇展,第六層為成劍,第七層為生死裂,第八層為歸道,第九層為無名。
凡習此決之人,就算資質最差者,三年內也可俢至第三層開天,而開天一成,天下諸法在其眼中就如紙糊糨裱的一般不堪一擊。
可是當修至開天大圓滿,進入第四層噬魂時,俢習者就會做出些他人無法理解的舉動,有的突然舉劍自弑,身毀道滅。有的自殘身軀永為廢人。有的則突然軀體崩潰,化做血雨。凡此種種,皆是慘酷至極的下場。
而一旦修至第三層,就算修習者每天荒睡,不再求進。此法決也會慢慢自行進化圓滿,直至將修習者拖入萬劫不複的第四層。
所以魔式九決雖然威力絕倫,伐世逆天,但也沒有人願意去修習。因為一旦修習此法,達到第四層後,無疑自尋死路,誰也不會視自己的大好生命為兒戲。
這也是此法決何以會“魔”字當頭的原因。
不過後來有人推測,若以天心劍來修魔氏九決,或許可以成功。因為天心劍所蘊含的是天殘之道,而魔氏九決第四層正是要修為者以身證殘。殘殘相合,應該會有圓滿的結局出現。
可惜這一論證永遠也無法求解了,自風歸穀消失後,天心劍便再也沒有在這個世上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