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裏研究重要參考文獻(2 / 2)

22.王守國。誠齋詩趣簡論。中州學刊。1985.6.

23.王守國。誠齋詩論管窺。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4.

24.王守國。不笑不足以為誠齋詩——論誠齋詩的諧趣。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1994.4.

25.王守國。誠齋自然山水詩綜論。中州學刊。1995.6.

26.胡迎建。楊萬裏的文學思想及其詩論。江西社會科學。1999.3.

27.張鳴。誠齋體與理學。文學遺產。1987.3.

28.王兆鵬。構建靈性的自然——楊萬裏“誠齋體”別解。文學遺產。1992.6.

29.黃建華。楊萬裏詩歌藝術探析。江西社會科學。1999.9.

30.張福勳。誠齋詩的活法藝術。陰山學刊。1995.1.

31.張福勳。誠齋詩的詼諧藝術。陰山學刊。1996.1—2.

32.許總。論楊萬裏與南宋詩風。社會科學戰線。1991.4.

33.張玉璞。楊萬裏與南宋“晚唐詩風”的複興。文史哲。1998.2.

34.龔國光。誠齋體與俗文學——楊萬裏詩歌創作再認識。江西社會科學。1999.3.

35.戴武軍。楊萬裏的詩論特色。山東師大學報。1990.3.

36.戴武軍。誠齋體的形成原因初探。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4.

37.戴武軍。楊誠齋詩初論。求索。1990.6

38.張晶。“誠齋體”與禪學的“因緣”。文藝理論家。1990.4.

39.張晶。“誠齋體”與宋詩的超越。文史知識。1993.4.

40.龔國光。誠齋體與俗文學——對楊萬裏詩歌的再認識。江西社會科學。1999.3.

41.黎烈南。童心與誠齋體。文學遺產。2000.5.

42.葉幫義。20世紀陸遊、楊萬裏研究綜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3.

43.周建軍。論“誠齋體”對南宋詩風的轉關作用。廣西社會科學。2003.3.

44.沈元林。中國第一個泛神論傾向詩人——楊萬裏。社會科學研究。1990.3.

45.慶振軒。誰謂荼苦,其甘如飴——楊萬裏詩論別解。文學遺產。1993.4.

46.皮元珍。在創作中尋找新的自我:論楊萬裏的詩。中國文學研究。1993.4.

47.韋向學。《誠齋詩話》論略。廣西師大學報。1998.1.

48.李勝。誠齋詩論要題摭談。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0.2.

49.常玲。論誠齋諧趣詩的三味。文學遺產。2000.5.

50.莫礪鋒。論楊萬裏詩風的轉變過程。求索。2001.4.

51.胡建升。論楊萬裏詠園詩的禪學意趣。南昌大學學報。2006.1.

52.胡建升。誠齋文氣說的審美意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4.

53.梅珍生、陳金清。論楊萬裏的類辨思想。武漢大學學報。2002.2.

54.王星琦。“誠齋體”與“活法”詩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3.

55.鄭曉江、肖義巡。論楊萬裏的儒學思想——兼及楊萬裏與朱熹的關係。南昌大學學報。2005.2.

56.郭豔華。“性靈”觀與楊萬裏的詩學思想新探。南昌大學學報。2005.6.

57.郭豔華。楊萬裏“合神與聖”詩學主張的理論及文化意義。南昌大學學報。2006.5.

58.沈鬆勤。楊萬裏“誠齋體”新解。文學遺產。2006.3.

59.肖瑞峰。百年來楊萬裏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006.4.

60.韓曉光。楊萬裏詩歌“活法”與“句法”關係淺探。中國文學研究。2006.2.

61.孫亞敏。楊萬裏的童趣詩及其兒童觀。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