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了一個約定(2 / 2)

“我正要找你呢!我現在叫個人給你說話你就知道我在哪裏了!”李耕說著把手機遞給了劉大山,“是左軍。”

劉大山接過了電話:“左局長,你好哇!還記得我劉大山嗎?”

“劉大山……李書記咋跑你哪裏去了?”

劉大山把電話遞回給了李耕:“還是你跟他說吧!他咋叫你李書記,你到哪兒當書記了?”

李耕拿著手機說:“你找我有什麼事?”

“彙報,給領導彙報……”

李耕說:“是不是要把水泥路修進我老家的事?”

“您是怎麼知道的?我現在正在馬市長辦公室,馬市長也找您呢!”

“你在馬市長辦公室?好,你把電話給馬市長……”李耕對著手機繼續說:“馬市長,你也在找我?我現在在大屋山,我想麻煩你同左局長現在就到大屋山來一趟……”

劉大山一愣:“你把市長叫到這裏來幹什麼?我可沒什麼好招待的!”

李耕看了看表:“不用你招待了,你忙你的吧!我自己轉轉,等兩個小時以後孩子放學了,你把學生帶到這兒來,我有話要說……”

兩個小時後,馬市長和左局長的車來了,縣裏領導的車也來了。

左軍奇怪了:“李書記,您把我們叫到這裏來幹嗎?”

李耕笑道:“你看看那邊是誰來了?”

左軍一回頭,見劉大山帶著幾個學生朝這兒走來了。李耕邊脫鞋襪邊對左軍說:“左局長,快脫鞋啊!”

一聽李耕喊左軍脫鞋,在場的人都睜圓了大眼,不知要幹什麼,劉大山走到他身邊,連連擺手。

“今天沒你的事。”李耕轉頭對馬市長說:“馬市長,我給你介紹一個人,他叫劉大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二十年前,他和我、左軍,都在這所學校當老師,當時我們三人就是輪流背著這些孩子過河來上學的。可令我沒想到的是,我走了二十年,我們這位劉大哥還在這裏背孩子上學!”

馬市長這才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連忙說道:“哎,那怎麼能要您親自來背呢?”

隻見劉大山脫掉鞋襪捋起褲腿走了過來,笑道:“李書記,還是由我來,我已經習慣了!”

“什麼叫習慣?”李耕指著劉大山腿上那些被礫石割的細小的疤痕對大家說:“你們看看,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又能這樣天天習慣?”

所有人都不哼聲了。

這時,一位手拿相機的小姐走了過來:“劉校長,我是報社的記者,您的事跡可以感動我們整個南江市,我想問的是,你為什麼能堅持二十年這樣背孩子過河上學?”

劉大山望著李耕憨厚一笑:“為了一個約定。”

“什麼約定?”

劉大山指著李耕和左軍說:“二十年前,我們三人當時坐在這河邊的約定,絕對不讓一個孩子因為這條河輟學。”

李耕眼裏閃著淚花,拉著劉大山的手說:“別說了,今天還是讓我們來背吧!”

劉大山笑著說:“要不這樣,咱們還是用老辦法,抓鬮!”

“抓閹?”記得當年要留一個人下來,也是劉大山提出來要抓閹,結果李耕和左軍都抓到了“走”字,劉大山說:“看來是天意要我留下了!”

這時,隻見劉大山從口袋裏拿出紙和筆,側過身寫了幾下,將三張小紙片團了團,放在手心,說:“上次是你們先抓,這次該我了……”

“慢!”李耕一把從他手上抓過了那三個閹,揚起來說:“你先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三個閹上寫的都是一個字,‘背’。”李耕邊說邊看著左軍,左軍頓時大悟,當年,那也是劉大山做的鬮哇!

一想到這些,李耕和左軍眼圈兒都紅了,六隻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這個時候,當地老百姓聽說市領導來了,都趕了過來,其中那些上訪的人認出了李耕,矮個子帶頭叫道:“原來你就是新來的李書記呀!”

李耕笑道:“今天你們這個狀告得好,你們看,馬市長和左局長都來解決你們的問題了,依我看,你們的房子也不用拆遷了,那馬屁路也不去用修了,還是先把橋修起來吧!”

一聽到這話,矮個子和那些上訪的人紛紛豎起大拇指,說道:“好官,你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官啊!”

李耕把劉大山拉過來,大聲說:“真正的好官在這裏,劉校長才真是值得我們全市人民學習的好官!”

人群頓時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