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南
浙江金華火腿是全國聞名的南北二腿之一,而排南是選用金腿中的上品——中腰峰雄爿,切成“骨牌”形的小塊,整齊排放而成,造型美觀,味鹹中帶甜,因“牌”與“排”同音,故杭州人稱之為“排南”。將火腿肉留下0.3 厘米的肥膘,切成寬1.5 厘米、長2.5 厘米、厚為 1厘米的“骨牌”塊共24塊,按底12塊、中層8塊、上層4塊的形狀堆放於盤中,白糖加開水溶化,加入紹酒攪勻,澆於火腿上,覆蓋一扣碗上籠蒸 2分鍾即成。食時揭去扣碗。
清湯越雞
清湯越雞是紹興的傳統風味名菜,據說是春秋時期越國流傳下來的。它用紹興的特產越雞烹製而成。此雞肉白嫩,骨質鬆脆。利用原汁清燉,味鮮爽口。清朝皇帝乾隆遊紹興時吃過此菜,連聲稱好。此後,這個菜就成了朝廷的貢品。現在,這道名菜幾經紹興廚師的改進,加上火腿、香菇、筍片作輔料,更具特點。雞取用整隻嫩母雞,配以火腿片、筍片、香菇、紹酒等佐料清燉而成。雞肉白嫩、骨鬆脆,湯清鮮。
雪菜大湯黃魚
雪菜大湯黃魚是一道富有寧波特色的風味菜。雪菜(即雪裏蕻鹹菜),是寧波 雪菜大湯黃魚家常必備之菜,當地有句俗語“三天勿吃鹹菜湯,兩腿酸汪汪(即沒有勁)”,說明對雪菜的特殊嗜好。而大黃魚又是寧波港的主要海鮮之一。“雪菜大湯黃魚”不僅是寧波酒樓飯莊的傳統名菜,也是民間筵席上的佳看。此菜湯汁乳白濃醇,肉質結實肥嫩,口味鹹鮮合一,鮮爽可口。
沙鍋魚頭豆腐
“肚饑飯碗小,魚美酒腸寬;問客何所好,豆腐燒魚頭”。這是過去掛在杭州王潤興飯店中的一付對聯。這“豆腐燒魚頭”還有一段與乾隆皇帝有關的趣聞。有一年初春,乾隆下江南來到杭州。有一次他穿便服上吳山私遊,中午時分恰遇大雨,躲避於山腰間一戶人家的屋簷下,他又冷又餓,便推門入室以求午餐,主人見狀十分同情,將家中僅有的一塊豆腐,一半用來燒菠菜,一半與半爿魚頭在沙鍋中燒燉了燉,給乾隆就餐。饑腸轆轆的乾隆,覺得菜飯味道特別好,回京後還念念不忘這頓美餐。他第二次來杭時,正逢春節,為了報答王小二一餐之贈,乾隆賜銀助小二在河坊街吳山腳下開了一家飯館,又親筆題了“皇飯兒”三字(這就是王潤興飯店的前身)。工小二精心經營,專門供應魚頭豆腐等菜肴,顧客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沙鍋魚頭豆腐也成為曆久不衰的杭州傳統名菜。
魚頭濃湯
魚頭豆腐由於乾隆的賞識和推崇,身價倍增,成了杭州王潤興等菜館的看家名菜,慕名而來品嚐者絡繹不絕,因為豆腐天熱容易變質,供應受到限製,杭州的廚師在保留魚頭豆腐基本特色的基礎上,選用火腿、菜心作配料,精心烹製了“魚頭濃湯”。此菜湯濃如奶,魚肉油潤嫩滑,鮮美可口,別有風味,而成為與“魚頭豆腐”相提並論的“姐妹菜”,雙雙並列為杭州的傳統風味名菜。
爆墨魚卷
墨魚也稱“烏賊”、“墨鬥魚”。肉質肥 爆墨魚卷,味鮮美,是一種常用的海產食品。中醫認為墨魚味鹹、性平,有養血滋陰的作用。“爆墨魚卷”是一道刀工、火候都十分講究的溫州名肴。墨魚刻上精細的花刀,經旺火速烹,卷曲呈麥穗狀,色白形美,鹵汁緊包魚卷,脆嫩爽口入味。此菜在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中獲銅牌獎。
爆墨魚花
特點:在甌菜中有一係列的墨魚菜肴,爆墨魚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是一道刀工、爐工並重的甌菜名肴,脆嫩爽口,造型非常美觀。
冰糖甲魚
甲魚也稱鱉、團魚、水魚、元魚、元菜、神守等名,含有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肉質鮮美為席上珍肴,有“五味食品”之稱。據《日用本草》記載,甲魚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的功效,也是民間公認的一種滋補食品。“冰糖甲魚”是一道正宗的寧邦名菜,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它以獨特的烹調方法,熱芡熱油緊裹甲魚,色澤光亮,能保熱較長時間,甜酸鹹香,綿糯潤口,別具風格,被列為寧波市十大名菜之首,也是寧波名菜館“狀元樓”的看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