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a韜光:韜光寺,廟宇。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畔北高峰南,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曾和高僧韜光為詩友。絕頂:頂峰。
b登頓:登臨。遂真賞:了卻真心遊賞的願望。
c霜磴:鋪霜的石階。踐:踩、踏。陽崖:向陽的山崖。曦(xī):晨光。乍:正。晃:閃耀。
d穿漏:穿通。冷翠:清冷的青翠色。孤往:獨自前往。
e冥搜:探尋幽深的區域。滅:消失。眾聞:各種聲響。百泉:眾多的泉水。
f蔽穀:被樹林遮掩著的山穀。躋(jī)顛:登上山頂。矚:注視。爽:清爽,明朗。
g但:隻。莽蒼:迷茫混沌。
h青靄:青色的煙氣。
i白侍郎:指白居易。
j言:語助詞。脫塵鞅(yāng):鞅是套在馬頸上的皮帶。這裏的意思是擺脫塵世束縛。
烏夜啼·同瞻園登戒壇千佛閣a
清·朱孝臧
春雲深宿虛壇,磬初殘,步繞鬆陰雙引出朱闌b。
吹不斷,黃一線,是桑乾c。又是夕陽無語下蒼山。
【題解】
這首詞除“無語”二字略帶情緒色彩外,其餘全是寫作者眼中景觀。視線隨足跡從幽森處引向明朗處,由密境導向疏境。可是心情卻反之,愈到高遠開闊處,愈憂鬱,愈感蒼茫下沉。景語乃是情語,以情寫景的文字構成的則是渾成的整體景觀。這首詞於不動聲色處見殷憂、見悲涼。
【注釋】
a瞻園:張仲炘號,仲炘,字慕京,湖北江夏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官至通政司參議,著有《瞻園詞》。戒壇:寺名,在北京西郊門頭溝馬鞍山上。
b雙引:指攜手同行。
c桑乾:河名。源出山西馬邑縣桑乾山,流經河北西北部及京郊,下注永定河。此河又名渾河。
登萬裏長城二首
清·康有為
其一
秦時樓堞漢家營,匹馬高秋撫舊城。
鞭石千峰上雲漢a,連天萬裏壓幽並。
東窮碧海群山立,西帶黃河落日明。
且勿卻胡論功績,英雄造事令人驚。
其二
漢時關塞重盧龍b,立馬長城第一峰c。
日暮長河盤大漠d,天晴外部數疆封e。
清時堡堠傳烽靜f,出塞山川作勢雄。
百萬控弦嗟往事g,一鞭冷月踏居庸。
【題解】
這首詩先寫景,讚美長城的雄偉壯麗,抒發詩人的壯誌豪情。後吊古傷今,兼帶議論,表達對國家衰敗、民族危亡的關切,激勵自己獻身祖國,振興中華。詩中景象宏偉,詩人自我的精神形象也異常高大。此詩的寫作距康氏投身戊戌變法尚有多年,而以英雄自許、以曆史創造者自命的豪氣,已洋溢在這些詩行間了。
【注釋】
a《三齊略記》:“始皇作石橋,欲渡海看日出處。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
b盧龍:古塞名,在今河北省遷安縣,為古代關防重地。曹操北征烏桓時,曾到過此地。
c第一峰:指八達嶺。
d長河:黃河。盤:盤繞,彎曲。此句暗用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
e外部:指長城以北的少數民族。數:曆曆可數。疆封:邊界。
f堡堠:這裏指烽火台。傳烽:古時邊境有敵入侵,即舉烽火報警,一一相遞,稱傳烽。傳烽靜:指沒有戰爭。
g百萬:指古代百萬英雄戰士。控弦:開弓,代指手持武器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