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學員管理(3 / 3)

第六,弘揚雷鋒精神。雷鋒同誌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同誌親自樹立的時代英雄,在1960年代祖國的大江南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雷鋒精神激勵了幾代人,代代相傳。第12期中青班學員在紀念雷鋒的日子裏,到街上,到廣場,擦欄杆,打掃衛生,下工廠勞動。使廣大學員在弘揚雷鋒精神的同時,得到了黨性鍛煉,弘揚了正氣,受到社會讚譽,為黨校爭了光,添了彩。

第七,開展文體活動,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學員的集體主義觀念。學員到校學習,不但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文化業務知識,而且要在整體素質上有所提高,特別是“革命”的本錢——身體素質。學員處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每學期開學伊始就抓學員的體育文化生活。以中青班為骨幹開展課間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從1998年至2001年共舉辦三次大型春秋季運動會。春季在“五一”前後,秋季在“十一”前後,由學員處牽頭,製定詳細周密的方案,其他處室配合。運動會一般以學員為主體,學員組成三支運動隊,教工組成一支運動隊參賽。設立項目有:團體廣播體操、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撲克、象棋、拔河、健身球全能、跳棋、軍棋、體育趣味賽等項目。運動會的開展在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加了集體凝聚力,使學校顯得十分有生氣和活力。運動會設冠、亞軍、第三名團體和個人獎,頒發榮譽證書並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

從1997年學員處恢複到2000年,短短三年時間學員處基本形成了一套管理規範,製度齊全,資料完整,操作有序,辦班有規,帶班輪轉有條不紊的管理模式。

三、兩校合並時期(2000.1—2003.12)

2000年7月新任常務副校長楊誌崇同誌到任。新任校長對學員管理較為重視,學員處也將學員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其反映,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他認為支部書記在一線工作,如同鄉鎮書記一樣,工作責任大,工作辛苦,應該在待遇上有所提高。隨即學員處製定了《學員支部書記工作目標責任製》,在強調工作目標的同時,規定完成責任目標每月獎勵50元,還為支部書記訂閱報紙一份,雜誌一份,便於支部書記提高理論水平。由於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學員處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性普遍提高,工作責任心普遍增強,培訓任務和各項工作都走在前頭。

2002年7月,黨校和行政學院合並,副校(院)長郭躍進分管學員處。分管期間,積極支持學員處工作,放手讓學員處支部書記大膽工作。合並後,學員處人數增至11人。從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在一年多的磨合期,學員處全體同誌,以黨的幹部教育事業為重,相互諒解,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大事講團結,小事講風格,相處十分融洽。工作正常開展,人員充分利用,各司其職,盡職盡責努力工作。

2003年7月新任常務副校長王鬥林同誌到任。王鬥林同誌到任後,為了使合並後的校院真正合而為一,步調一致向前進,首先在全校開展了“認識黨校,熱愛黨校,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教育活動。學員處全體同誌積極響應。他的到任正是《中共中央關於掀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通知下達之時,黨校麵臨全市1000多名縣處級領導幹部,近300人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普遍輪訓的艱巨任務。輪訓質量的好壞,關係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貫徹落實。他特別強調“黨校是輪訓培訓幹部的基地,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陣地,是神聖的殿堂,不論幹部級別有多高,到黨校都是學員,學員就要遵守黨校的規章製度,不允許有特殊黨員”,支持學員處和支部書記要大膽管理。還強調“管理是永恒的主題,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存在管理,要以教學為中心對學員嚴格管理”。同時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為促進學員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和自學筆記,采取得力措施,將學員的讀書課堂筆記公開展示,供領導和學員參觀。這一措施對學員自學和認真聽課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同時為嚴格課堂紀律,對無故不上課的學員,公示其姓名,這一措施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到課率,保證了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縣處級領導幹部十六大精神輪訓報到率79.8%,到課率為7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輪訓班報到率為85%,到課率為92%。

為加強學員管理,學員處還將胡錦濤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曾慶紅,關於黨校對學員管理的講話製作成精美語錄牌懸掛在教室,時時警示學員。由於采取的措施得力、有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輪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在曆時三個月的輪訓時間裏,共舉辦縣處級領導幹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輪訓班10期,輪訓學員979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輪訓班兩期,輪訓學員236人。同時第十八期中青班46人於2003年12月5日如期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