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認真學習統一認識(1 / 3)

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同誌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並且鄭重地提出全麵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任務,強調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不放。為了貫徹黨的十二大精神,黨中央在北京於1983年2月22日至3月2日召開了第二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做出了《關於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要求各級黨校都要從短期輪訓幹部為主,轉向正規化培訓幹部為主。並且在這次會上明確了黨校的性質、地位、任務和辦學方針等問題,由此使黨校的教育工作邁向一個新的階段。

明確正規化辦學的方針任務

黨的十二大在提出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的同時,也就加強黨的幹部隊伍的教育、訓練、培養和建設提出了重要的任務。

198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並以中發〔1983〕14號文件的形式轉發了《關於第二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情況的報告》。《決定》明確指出:“各級黨校是培養、訓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所需要的既懂理論,又有實際工作能力的各級領導幹部的學校。”各級黨校擔負的基本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黨的方針、政策和必要的現代科學知識、業務知識武裝黨的幹部,為黨培訓具有共產主義思想覺悟、黨性強、作風好,又有現代化建設知識的領導骨幹。”黨中央要求各級黨校,要堅持這一正確的辦學方針,把黨校辦成宣傳研究和捍衛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強陣地,辦成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模範,辦成鍛煉提高黨員黨性的熔爐。中央的指示,明確了黨校的性質、地位、任務,為全麵推進黨校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983年4月28日,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省、地市委黨校三年建設規劃的會議紀要》傳達之後,長治市委黨校黨委全體成員於5月6日開始,用近一周時間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大家深刻認識到: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央、省委關於加強各級黨校建設的規劃,是一項不可估量的重大工程。從黨校的對象、任務來看,在整個國民教育體係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對於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對於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對於繼往開來,保證黨的路線的連續性,保證黨的事業興旺發達,都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根據省委〔1983〕44號文件精神和中共長治市委的具體指示,學校黨委就市委黨校正規化建設中亟待解決的五個問題做了研究,並擬定了向市委報告的設想方案:①編製110人,教師占一半比例。②解決辦學經費,每個學員按每年1200元經費增補。③9月份開始試辦150人的正規化班次,設培訓班、理論班、中專進修班各一個。④公開向社會各方麵招聘教師,解決師資不足問題。⑤擴建校舍,補充教學設備和後勤服務設施。

在市委的關懷下,在市委組織部、財政局、人事局、教育局及市直各有關部門的大辦支持協助下,黨校的正規化教育籌備工作進展迅速。到1983年8月份;抽調的教師10人全部到校,新分配的大學畢業生3人也陸續報到。

1983年8月,是一個非常繁忙緊張的月份,圍繞9月份正規班次的開學,全校教職員工在校領導的組織下,集光榮感、責任感、緊迫感於一身,勤奮工作、不辭勞苦,努力做好了五個方麵的準備:一是思想準備。即努力解決對黨校正規化教育不適應、思想作風不適應的問題。二是教學準備。重點是籌備招生工作,製訂教學計劃,安排課程和任課教師,以及教師的備課工作。三是後勤準備。擴建食堂,配備學員宿舍的設施,購置教學用具等等。四是整修校園環境,以整齊、美觀、衛生的麵貌,適應正規化教育的要求。五是組織領導方麵的準備。主要是按正規化教育的要求,設置科室、配備幹部、製定教學和行政方麵的管理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