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初級黨校建設的強化和發展(3 / 3)

3.行政機構設置漸趨合理,人員配備基本得到充實和加強。

1956年至1966年,黨校校長先後由市委宣傳部部長李煥文(1955年至1957年)、關漢文(1958年)、馮光玉(1959年至1962年)、劉蓬生(1963年至1967年4月)等同誌兼任。副校長先後由李達人(1956年至1959年10月)、李靜波(1959年11月至1964年8月)擔任。在這十年間,學校領導雖然調換多次,但基本上保證了在職在位,這是黨校不斷發展的一條重要原因。

根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市委黨校實行黨委製。1957年5月2日,經中共長治市委批準,黨校成立了黨委。黨委成員10名,書記由李達人同誌擔任,副書記由王尚明同誌擔任。黨委成立後十年間,王尚明同誌一直主持黨委日常工作。10名黨委委員除兩名由每期輪訓學員選舉產生外,黨校教職工黨員中選舉的委員也在這十年中均無變動。

1962年以後,黨校行政管理機構體製趨於完善。校長由市委宣傳部部長兼任,校長、副校長負責全校全麵工作,副校長主持黨校日常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下設機構有組織科(主管組織人事和政治工作)、教育科(主管教務工作)、教研室(主管教學和科研)、兩個學員班(設專職支部書記兼班主任)。另外還設有收發室、炊事班、圖書室等。1965年黨校藏書顯著增加。1965年以後,配設教育長1人(主管教學與科研)。建校初期,學校編製28人,但實有人數18人,1966年學校編製未變,但校領導和各科、室領導均配齊到位,實有人數增至28人。這就形成了一個以教學為中心的、結構比較合理的管理體係,使全校各項工作有領導、有秩序地正常進行。

在校黨委領導下,黨校基層黨的組織建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到1966年底,全校教職工中有黨員24人,建有4個支部。學員班支部曆來都是以班為單位設立,班主任(專職幹部)兼任支部書記,副書記和支委均由學員黨員民主推薦選舉產生。各支部負責教職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發展工作。十年來發展黨員4名,為黨的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

4.後勤保證工作不斷加強,校舍及教學設施不斷改善。

後勤工作是初級黨校建設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工作。市委為了適應黨校培訓任務不斷擴大的需要,多次批撥經費,加強黨校校舍、食堂、教室的改造和教學設施的配置。在這十年中,雖然校址占地麵積並未擴大,但校舍、教室等都進行過多次改造和整修並新建了學員食堂。同時,增添了黑板、課桌、教具等基本教學設施,使學習條件與環境大為改觀。學員們反映,在黨校學習,理論上學到了知識,思想上得到了改造,生活上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