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所有的批判與呼籲,性情與行動,都離不開政治社會這個範疇。他要在政治社會中實現“桃園結義”的願望,想要用行動改變政治,讓政治恢複到一個清明的狀態。很多曆史學家認為,思想一直是曆史進程中的一股原動力,所以人們必須對曆史負責,尤其是那些在曆史發展中占據著扭轉乾坤地位的人,其責任也就越重。 我們用現在的語言解釋關公的政治思想,發現關公的許多言語和現代社會現象能夠互證。關公以憂國憂民之大理想、赴湯蹈火之大精神,方才成就了千秋不滅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