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文化中的關公(1 / 1)

關公,原係一員武將。因與劉備、張飛結拜,匡扶漢室江山,戰功卓絕,官封漢壽亭候、官高爵顯。曆代帝王敬他“義薄雲天”,累累加封,稱帝、稱聖,顯赫無比。在四川,雖說關公從未入川,但關公信仰十分普遍。不但官宦,連民間社團、行幫亦奉之若神靈。

關公作為忠義的化身,早已家喻戶曉。不過,關公作為佛道二教的護法神,儺壇壇神,尚鮮為人知。

由於關公一身正氣,神勇無敵,民間驅邪的儺文化習俗,將關公奉為壇神或戲神。酉陽陽戲、梓潼陽戲、提陽戲都敬關公為主神。開戲,必設關公聖像,先祈關公後再開正戲。在梓潼縣還有“關公掃蕩”的習俗。每年春節或關公生日,均要從廟裏抬出關公像,在田野、村寨中遊走(掃蕩),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屆時,當地群眾在村頭莊尾設壇迎送,氣氛熱烈隆重,可謂一大宗教民俗景觀。這種自發的儺文化現象,來自於民間百姓對關公的崇敬,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