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企業網絡財務(1 / 2)

人類的每一次科技進步與創新,都會給企業財務文化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量。20世紀後半葉科技發展的一個突出成就就是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和提升了企業財務文化的發展速度和科技品位,從本質上引起了一場企業財務文化的革命,促使了一種新的企業財務文化形態——企業網絡財務的產生與發展,拓寬和延伸了企業財務文化的物質基礎。

一、企業財務會計電算化

企業財務會計電算化是指電子計算機和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應用,即用電子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技術代替賬務處理工作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和決策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理財工作的科技化。這是財務管理工作走向現代化的發展方向,也是促進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規範化,提高企業理財工作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企業財務會計電算化是一個人機相結合的係統,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已經實行了初步財務會計電算化,但仍局限於財務會計信息的事後反饋,對企業財務管理尚無實質性改善。這一方麵有財務會計軟件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麵是財務會計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能,對財務會計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不高,使用不充分。

財務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手工財務會計的區別首先是電算化財務會計建立了一套新的會計資料檔案。傳統會計檔案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日記賬、明細賬、總賬以及報表。隨著計算機在會計中的運用,電算化會計檔案都存放在軟盤或硬盤等設備中,這些設備的存貯密度,是已往任何一種會計檔案所不能比擬的,查詢速度快、檢索能力強,可以快速傳遞會計信息;其次是財會數據處理程序具有新的特點,在傳統會計中,針對企業的生產規模、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須采用與之適應的不同的賬簿組織形式、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而在財務會計電算化中,由於數據處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種統一的核算形式;第三是記賬的含義不盡相同,手工條件下,記賬指明細賬、日記賬、總賬由不同人員按照不同的科目,分別在不同的賬冊上加以記錄,這種重複而繁瑣的抄抄寫寫造成會計工作周期長,速度慢,效率低,電算化後,記賬僅是一個數據處理過程,通過記賬這一數據處理步驟,使被審核過的記賬憑證成為正式會計檔案,從“憑證臨時庫”轉移到“流水帳庫”中存放,記賬後的憑證不再允許修改,記賬的同時,對科目的發生額進行彙總,更新“科目餘額和發生額庫”,而真正的賬冊,隻有在需要時臨時從“流水賬庫”中把有關科目的經濟業務分離出來,在屏幕上顯示或在打印機上打印。企業財務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目標是財務會計電算化和財務管理電算化相結合並同步運作,由傳統的財會核算、事後反饋向事中控製、事前預測轉變,逐步實現一種適應於網絡經濟的、全新的企業財務管理文化模式,即企業網絡財務。

二、企業網絡財務及其文化特征

1.企業網絡財務的內涵

網絡經濟是一種網絡型的經濟,具有信息網絡化和數據化,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化,資源虛擬化和無形化,決策知識化和創新化的特征。在網絡經濟時代,網絡技術具有的信息傳播快、時空範圍小、信息互動和虛擬等特征,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商業運營模式,也迫使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文化模式要向網絡化邁進,逐步實現網絡財務。企業網絡財務,是以網絡技術為手段,在互聯網環境下實施的財務核算、分析、控製、決策和監督等現代財務管理新文化模式。它將現代網絡技術與財務管理技術進行了有機結合,“是數字經濟的產物,與電子商務的出現相伴而產生的。支持電子商務,能實現各種遠程操作(如遠程記賬、遠程報表、遠程審計等)和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能夠處理電子單據並進行電子貨幣結算的一種全新管理模式”(王棣華,網絡財務信息係統的實施方案研究,[J].財會研究,2002.12,第30—31頁.)。簡言之,網絡財務是以網絡係統為載體所進行的資金運營活動及其所形成的複雜經濟關係體係。這裏的“網絡”概念既非企業傳統的自成體係的局域網或廣域網,也非單純的Internet,而是Internet/Intranet相互協同形成的開放式網絡。“網絡財務”也並非單純的財務係統,而是以財務管理為核心,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協同的綜合係統,各項功能基於管理而非核算,並可以完全支持電子商務。

網絡財務作為企業實現網絡化動態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它從企業全麵(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財務管理入手,規範內部理財流程,完善內部財務控製。當然它並不局限於財務領域,它將引導企業從財務管理開始,逐步實現企業內部資源最優配置,它將延伸到企業管理的前端,為企業全麵實現電子商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