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一兩年生花卉的栽培與管理(1)(3 / 3)

輪紋病染病植株葉片會出現大型圓病斑,且病斑表麵有明顯同心輪紋。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發病初期可以噴灑1:1:200倍波爾多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

疫病這是雞冠花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它主要危害其莖、枝、葉,發病率高,發展迅速,能造成花卉大批死亡。

染病植株莖部會出現水漬狀、暗綠色的不規則斑點,並逐漸擴大,往上蔓延。之後病斑會逐漸蔓延,最後整株莖部呈黑色。

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同時每天施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進行消毒處理。

在發病初期可以噴施700倍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600倍代森鋅可濕性粉劑,並將植株下麵的土壤噴濕。

漚根漚根又稱爛根。主要危害幼苗根部或根莖部。發生漚根時,根皮發鏽後腐爛,地上部萎蔫,葉緣枯焦。

發生漚根後,要把腐爛部分挖掉,將傷口用高錳酸鉀泡一下或抹點草木灰,如果腐爛得不嚴重,可以挖掉腐爛部分後,將其放在外麵晾一天,讓其自然風幹。

蚜蟲、紅蜘蛛可以噴灑50%的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40%樂果1500~2000倍液。

最佳擺放位置:可以擺放在南向陽台、窗口養護。

第3節鳳仙花

花卉簡介:鳳仙花,別名透骨草、金鳳花、灑金花、芰芰草、指甲花、急性子、假桃花、小桃紅、指甲草,小點紅,為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

鳳仙花花語:思念過去、不要碰我。

生長地:原產印度、中國南部、馬來西亞。現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養花有益:鳳仙花的種子、莖均可入藥,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經透骨的功效;新鮮的莖、葉搗爛外敷,可治瘡癤腫疼、毒蟲咬傷;花瓣搗碎後加大蒜汁等,可用來染指甲,染甲數次以後可以根治灰指甲。供觀賞,是非常好的盆栽植物,也可以作切花。

花容葉貌:鳳仙花株高40~100厘米,莖肉質,粗壯直立,上部有分枝。葉互生,呈闊或窄披針形,邊緣有銳齒。

花形似蝴蝶,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粉紅、大紅、紫、白黃、灑金等。果實紡錘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時彈裂為5個旋卷的果瓣。

品種選擇:繁星、仙女散花、彩虹、十麵埋伏、八仙過海、朱唇、非洲鳳仙花、新幾內亞鳳仙花。

植株選擇:幼苗要帶土坨。

花盆的選擇:陶盆、瓦盆等。

培養土的配製:鳳仙花喜深厚、潮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配製方法1:腐殖土、園土、河沙、廄肥按照3:2:1:1的比例混合配製。

配製方法2:園土、沙土、腐葉土或腐熟的穀殼、基肥按照2:2:1:1配製。

花卉栽培:先在盆底放入一些瓦片,作為排水層,然後在加上一些基肥,之上在加上一層培養土,然後把小苗移栽到盆中,上盆後要澆透水定株,蔽陰3天後再進行正常養護管理。

施肥:可以每月對植株施稀肥水2次,各種有機肥均可;開花之前,要適度追肥,每隔10天追施一次稀薄豆餅水。開花期間,要控製施肥,尤其不要施氮肥,以免造成莖葉生長過盛,導致養分吸收過多,影響開花。

澆水:鳳仙花喜濕潤,但怕澇。在鳳仙花的生長期,可以每隔一天澆水一次,以便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夏季正是植株生長旺盛期,植株根係發達,蒸發量大,要多澆水,每天應澆水2次,但不要造成盆內積水或土壤長期過濕,否則容易造成爛根,所以在雨水較多的時候要注意及時排水。

澆水還要均勻,不要讓盆土忽幹忽濕,尤其在開花期,不能讓其受旱,否則易落花。

鳳仙花植株近肉質,體內含水量高,在炎夏,植株蒸騰量大,易於萎蔫,必須隨時進行澆灌,切忌在夏季烈日下給萎蔫的植株澆水,植株不能立刻適應,影響其生長。

夏季澆水,應該在清晨或傍晚進行,盡量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

修剪:為了增強鳳仙花的分枝能力,在花苗定植成活後,便可對其主莖進行打頂,如果基部開花,要及時摘去,以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

花開後剪去花蒂,不使其結籽,則花開得更加繁盛。

光照和溫度管理:鳳仙花喜光,也耐陰,每天要接受至少4小時的散射光照射。夏季中午要進行適當遮陰處理,以防止溫度過高和烈日暴曬,給植株帶去傷害。

鳳仙花的最適宜生長溫度在20℃~35℃,發芽適溫在20℃~30℃,花期溫度應該控製在10℃以上。冬季要入室養護,以防止寒凍。

花果期管理:鳳仙花的自然花期在6~8月,但如果各種條件適宜其生長,其花期會延長。也可以人工控製其開花時間。

比如可以通過調整播種來控製。從播種到開花,一般需要3個月時間,所以,如果想要使鳳仙花在國慶前後開花,可以在7月份播種。

也可以在通過摘心方法,及時摘除早開的花朵和花蕾,讓植株不斷擴大,再每15~20天追肥一次,這樣9月後植株就會形成更多的花蕾,國慶節就可以看到鳳仙花的身影。

換盆:在移栽小苗的時候,隨著小苗的逐漸長大,可以酌情進行換盆。千萬不可為了省事,直接將小苗栽植到太大的盆中,這樣澆水不容易掌握程度,不利於植株的生長。換盆的操作可以參考上盆栽植。

繁殖:鳳仙花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5月上旬間均可播種,苗床澆透水,使其保持濕潤,鳳仙花的種子比較小,播下後不能立即澆水,以免把種子衝掉。然後再蓋上約3~4毫米的薄土,注意遮陰,大約經過10天左右時間,便可出苗。

當小苗長出2~3片葉時就要開始移植,以後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越冬:晚秋季節,遭遇霜害即凋萎,生命結束。

病蟲害防治:鳳仙花容易受到白粉病、褐斑病、立枯病、紅蜘蛛等病蟲害的侵染。

白粉病這種病主要發生在植株的葉片和嫩梢上。染病植株葉麵布滿白色粉層,隨後,白色粉層會形成黃色小粒點,之後逐漸變成黑褐色。多在6月份開始發生,8~9月為發病盛期。

預防這種病害的發生,就應該在栽植的時候注意植株的通風透氣性,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發現病株及時清除病葉或病株,消除傳染源。

還可以用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溫度超過32℃以時,不要噴藥,以免灼燒到植株。

褐斑病又稱葉斑病,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上。染病植株葉麵開始出現淺黃褐色病斑,病斑點逐漸擴大,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病斑中間為淡褐色,邊緣為褐色,並且有不明顯的輪紋。這種病症多在高溫多雨季節發生。

想要預防這種病害發生,要注意培養鳳仙花的土壤,容易排水,雨後要及時倒盆排水,以免盆中積水。

在發病初期可以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立枯病這種病害主要侵染根莖部,染病植株的莖變黑,潮濕時病部還會出現白色黴狀物,植株染病後幾天便會幹枯死亡。

防治這種病害的發生,可以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然後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紅蜘蛛一旦發現蟲害可以用掃蟎淨或蟎蟲清滅殺。

最佳擺放位置:擺放在東向、南向、西向陽台上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