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三色堇
花卉簡介:三色堇,別名三色堇菜、蝴蝶花、人麵花、貓臉花、陽蝶花、鬼臉花,為堇菜科堇菜屬的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色堇花語:紅色花瓣三色堇花語是思慮;黃色花瓣的三色堇的花語是憂喜參半;紫色花瓣的三色堇的花語是沉默不語。
生長地:原產歐洲,現中國各地公園均有栽培。
養花有益:三色堇可殺菌,治療皮膚上青春痘、粉刺、過敏問題;花深紫色,還有些品種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花朵顏色絢麗,具有觀賞價值,還可作切花。
花容葉貌:一般莖高20厘米左右,從根際生出分枝,呈叢生狀。花梗從葉腋間抽生出,梗上單生一花,花有五瓣,近圓形,排列成複瓦狀,花色有紅黃黑紫白等。每朵花上都同時有三種顏色。
品種選擇:三色堇栽培曆史悠久,品種很多,新品種層出不窮。現在栽培較為廣泛是的晶宮、皇冠、賓哥、寶貝賓哥、大花高貴、阿特拉斯、榮譽等。在選擇栽培品種的時候,注意純黃、紫色、桃紅、棕紅、純白的品種屬於上品。
植株選擇:選擇三色堇幼苗的時候可以選擇根係帶土球、或者已經有花蕾,植株矮小的為宜。
花盆的選擇:各種花盆皆可,但以通透性較好的土陶盆為佳,如用塑料盆,應該在盆底墊層碎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
培養土的配製:三色堇喜生於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酸堿度在5.8~6.2間為宜。
配製方法:泥炭土、細木屑、壤土、腐熟堆肥按照3:2:4:1混合調製。
花卉栽培:一般在幼苗長出4片葉子的時候便可上盆定植,上盆移植時要帶土球,否則不容易成活。用一塊碎片蓋於盆底的排水孔上,將凹麵朝下,盆底可用粗粒或碎盆片、碎磚塊,以利排水,上麵再填入一層培養土,以待植苗,然後用左手拿苗放於盆口中央深淺適當位置,填培養土於苗根周圍,用手指壓緊,幼苗上盆後,要澆一次透水,然後將其放置在背陰處緩苗一周,期間要保持盆土稍幹燥,但不要過於幹燥。然後再移置到向陽地方養護。一般秋季上盆的幼苗,在早春開花;夏季播種,晚秋開花,如果幼苗沒有生長成熟就提早開花的,要及時摘取花蕾,減少養分損耗。
施肥:三色堇喜肥但不耐貧瘠,在上盆的時候要在培養土中加入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或氮磷鉀複合肥作基肥,除此之外,還要在其生長期薄肥勤施,7~10天施一次即可。
在苗期可適當施用氮肥,在現蕾期、花期要施用腐熟的有機液肥或氮磷鉀複合肥,這時要控製氮肥使用量,如果單施或多施氮肥會造成枝葉徒長,莖幹變軟,葉多花少。
切忌缺肥,否則不僅花開不好,還會造成品種退化。
澆水:三色堇喜濕潤,忌澇,怕旱。見盆土稍幹時再澆水,保持盆土稍偏濕潤而不漬水為好。還要經常向其莖葉噴水,保持其周圍空氣的濕潤,以利於其生長。
花期如果多濕,就會造成莖葉腐爛,開花縮短,結實率低。
修剪:三色堇花謝後立即剪除殘花,能促使再開花,隨時疏剪過密的枝條,不要重剪,摘除弱蕾、弱芽,剪去病、老、枯葉。
光照和溫度管理:三色堇喜通風良好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較耐半陰。
在苗期應該將其放置在直射光充足的地方,讓其接受充足的光照,以利於其快速生長,花期在中午要避開強光直射,其他時間接受光照,這樣有利於花開鮮豔,且花期長。
三色堇喜涼爽氣候,較耐寒,怕炎熱,生長最適溫度在7℃~15℃,春季溫度白天在10℃最好,晚間4℃~7℃為宜。如果連續溫度在25℃以上,則花芽消失,無法形成花瓣。
溫度最低不能低於-5℃,否則,葉片會受凍,邊緣變黃。
花果期管理:三色堇的自然花期在4~6月,但如果其生長的環境沒有高溫且陽光充足,水肥管理得當,可以全年開花。但具體地區的環境氣候不同,就要精心養護,尤其是想要其定期開放的,就要根據其生長情況,進行花期調控。
可以通過采用不同播種時間來調控花期。三色堇一般在播種後2個月左右便可開花,如果在春季播種,6~9月份便可開花;如果在夏季播種,9~10月份便可開花;秋季播種的,12月份可以開花;11月份播種的第二年2~3月份可以開花。
在開花前施3次稀薄的複合液肥,孕蕾期加施2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以促使其提早開花。
開花時不曬太陽,可延長花期。
換盆:在其幼苗生長期需要酌情換盆,三色堇長出4片真葉時,第一次移栽到小盆中培養,等到幼苗長出8片真葉的時候,植株逐漸長大,可以進行換盆,移栽定植的。
三色堇一般作一年生植物養護,如果環境允許,也可以作多年培養,這時可以在每年春4月進行一次換盆。
用手按住盆麵植株基部,把盆提起倒置,用另一隻手輕扣盆邊,土球即可取出。土球取出後,剪去部分老根、枯根、卷曲根。然後按原土球栽植。換盆後第一次澆足水,置陰處緩苗數日,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新根長出後,再逐漸增加澆水量。
繁殖:三色堇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和扡插。
播種繁殖這種繁殖方法比較常用,但播種繁殖也較容易發生變異。一般在8~9月間溫度為15℃~20℃時播種為好,這個溫度有利於種子的發芽。選擇種子應該是當年的為好,陳種子發芽率低。選擇用淺泥盆播種,育苗床可以用排水性良好沙質土壤,播種時,覆土厚度在種子直徑的2~3倍為宜。播後澆一次透水並且進行適當的遮陰,等到種苗出齊時再揭去遮陰物,讓其接受充足的光照,當幼苗長出3片真葉的時候,便可第一移栽,當幼苗長出8片真葉的時候便可定植。
扡插繁殖使用這種繁殖方法的植株多是優良品種,為了保留其優良種性,於是可采用這種方法繁殖後代。扡插時間多在4~6月間進行,以初夏最好。
剪取當年生從植株中心萌發的、生長健壯、組織充實的短枝作插穗,注意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剪取長度在6~8厘米為宜,然後插入已經準備好的插床上,插入深度為1~2厘米,插好後澆透水,置於陰涼處,保持土壤濕潤,大約經曆2~3周便可生根,經一個月後上盆,第二年早春便可開花。
越冬:在南方可在室外越冬,在北方要入室越冬,並將其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窗台上為宜。冬季不用施肥,控製澆水,保持盆土偏幹為宜。可以在盆上覆蓋一層麥秸等,起到保濕作用。
如果在秋季播種的三色堇,苗株越冬的時候,可以在封凍前澆一次透水,然後育苗床上覆蓋廢舊草簾,麥秸等,厚度在8~10厘米。然後在其上蓋上廢舊塑料薄膜,以加強禦寒保溫能力。
之後整個冬天都不需管理。等到第二年3月上旬在揭去廢舊塑料布,3月中旬的時候舊小草簾等覆蓋物都揭去。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澆一次透水。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再上盆定植。
病蟲害防治:三色堇容易受到葉斑病、漆斑病、花葉病、蚜蟲、紅蜘蛛等病害的影響。
葉斑病染病植株葉片出現褐色直至淺白色的斑點,葉緣呈褐色。一般在高溫多濕的天氣最容易爆發此病。
想要預防這種病症發生應該在種植三色堇的時候對植株和土壤進行嚴格的消毒,保證植株的通風透氣性,栽培環境濕度不要太大。
還可以噴灑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液600倍液來提前預防病症。
發現有染病植株應該立即把染病植株拔出,然後在其病株生長周圍的土壤和植株上噴灑50%甲基硫菌靈。
漆斑病染病植株葉片上會出現圓形或者不規則的褐色病斑,病斑外圍有大片的黃色變色區,看似漆斑,病斑處且有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黑色小點。這種病菌常從傷口處侵入,在濕度較大的天氣容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