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約定(1 / 2)

王寶春越說聲音越顫抖,我能明顯感覺到他有些害怕,此時外麵已經稀稀拉拉下起了小雨。

聽完他說的這一切,屋裏的氣氛有些凝重,王寶春一直盯著柳國興看,眼神裏充滿了期盼,柳國興此時什麼也沒有說,隻是重新打開了黃布,拿起那塊黃玉又仔細的端詳起來,隻是這個時候的柳國興眉頭緊鎖,好像在想什麼事情,看到他那副愁容滿麵的樣子,心想,這下糗大了吧,叫你逞能。

柳國興對著那塊玉底部的圖案看了很久,然後對我倆說道:“這個圖案好像是刻的睚眥。”

"睚眥?那是個什麼東西?“我跟王寶春同時說道。

”睚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是龍九子中的一個,排行老二,睚眥平生性格剛烈、好鬥喜殺,是龍子的戰神。《史記》司馬遷對"範雎報仇"一段的評價,便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於是,誕生了"睚眥必報"這個成語。睚眥好殺戮,所以古人常把它刻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因為帝王們都相信睚眥能克煞一切邪惡,後來便被築在自己的墓穴裏,用來守衛自己的陵墓,震懾盜墓者。“

但這種神獸的畫像怎麼會被刻在這塊玉的底部,這其中的含義又是什麼呢?目前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王大叔你們進去的那個山洞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從這塊玉的品色看至少埋在地下上千年,剛才你說在洞的牆壁上一共畫了九種動物對吧?”

王寶春點了點頭

“恩,那就對了,如果我沒猜錯,其他的八種動物應該是囚牛嘲風蒲牢狻猊贔屭狴犴負屭螭吻,隻是這九隻神獸的畫像怎麼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山洞裏?隻能有一種解釋,就是這個山洞可能不隻是個山洞那麼簡單,它應該是一座古墓!”

“古墓?越聽我越糊塗了,你怎麼能說它就是一個古墓呢?我看國興你也別亂猜了,時間也不早了,火車快開了,我們還是走吧。”

一聽我說要走,王寶春立馬拉住了柳國興,央求的說道:“大師,你可千萬別走啊,我現在都不敢回去了,求你救救我啊."

柳國興看了看手表說道:”火車還有一個多小時才開,大叔你放心,我肯定會幫你的,大叔剛才你說這塊玉是你們從蛇肚子裏取出來的,現在我有一個假設,那天下大雨,雨水把埋在山裏的一座古墓給衝垮了,讓洞口顯露了出來,但隻是衝開了一小部分,你們那天進去的隻是那座古墓的一角,那條蛇應該是從墓穴裏麵出來的,剛才你也說了,蛇的肚子裏有人骨,應該是墓穴裏的人,有可能是墓穴主人,蛇應該是吃了墓穴主人從裏麵爬了出來,然後遇上了你們,誤打誤撞的被你們給弄死了。

至於這塊玉,肯定是墓主人生前十分喜歡的一件物品,剛才你不也說了麼,屍身都化成白骨了,可這玉卻還牢牢握在手裏麵,這玉邪氣很重,埋在墓穴裏的東西本來就邪性,況且又是上千年,再說玉這東西能通靈,一些古墓裏的陪葬品被弄上來讓它們重見天日未必是件好事,所以現在我們國家把一些還沒被發掘的皇家古墓都保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