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間,順林兒已到,一掀簾子,驟見了汪老二,便一聲兒不言語,在汪老二旁邊一坐。尹仁拿筷子敲著桌子叫好,劉理台渾身不得勁兒。順林兒坐了坐,便向汪老二告假,說:“我今兒還要上絢華堂去,二爺您原諒吧。”說著就走,卻扭過頭來,朝著劉理台一笑,劉理台至此方才六脈調和。順林兒這番做作,汪老二把方才那些意見,早已渙然冰釋。以後陸陸續續有兩個小相公來到,是尹仁叫的,唱了一兩支曲子,告假去了。汪老二再看那江家兄弟,酒也不喝,菜也不吃,盡著對了他們呆呆的瞧著。汪老二和他們攀談幾句,又吞吞吐吐的一口丹陽話。汪老二聽了,甚是氣悶。尹仁見席間不甚熱鬧,便道:“我來扌害兩拳吧!”劉理台道:“甚好!”尹仁便和汪老二先扌害了一個“三拳兩勝”。挨次到江家兄弟。江家兄弟拿手按著杯子,推說不會呷燒刀。尹仁說:“那就是黃酒吧。”
江家兄弟十分無奈,每人幹了一小杯作為過關。尹仁又和主人劉理台扌害了十拳,看看天已不早,便叫拿稀飯。大家用畢,謝過主人劉理台,紛紛各散。汪老二自和尹仁同車回去。
這裏江氏弟兄帶了一個暫充跟班的村童,回到江蘇會館。
二人因為試期已近,到了會館還在燈下狠狠念了幾篇《東萊博議》方才安寢。一宵無話。到了次日,江氏弟兄既擾了劉理台,少不得找個地方還席。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看看已是殘冬。汪老二鎮日鬧得發昏,把帶來捐官的銀子用得七零八落。
到了除夕,除掉罄其所有開銷各帳,還托尹仁借了一千銀子,才能夠敷衍過去。到了新年逛琉璃廠,逛白雲觀,自有一番熱鬧。暫且把江老二按下不表。
且說江氏弟兄在客中過了新年,轉瞬之間,各路大幫舉子紛紛趕到。緊接著裏頭傳出日子,各省舉人在保和殿複試。這保和殿是輕易不開的,地下的草長到丈把多長,殿上黑洞洞的一無所有,所有的是鳥雀糞、蝙蝠屎、蜘蛛網三樣東西而已。
複試前幾日,方才有人上去打掃打掃。江氏弟兄於銀錢二字最為吝嗇,他們本是寒士,無怪其然。又舍不得出個二兩、三兩借住文淵閱、實錄館那些所在,隻得坐著半夜,趕城進來:穿了衣裳,戴了帽子,手裏提著考籃,背上背著可以支起來寫字的小桌子。兩個人一步高一步低,和著幾個同鄉同年進了中直門,到保和殿門口。
其時雞才叫過了一遍。看看天明尚早。雖是春天天氣,然而北地嚴寒,刮麵尖風吹過來令人膽戰心驚。大家商量著,蹲在房簷下,把背上的桌子卸了,把手裏的考籃放了,趁著油紙燈籠圍在一處吃潮煙。那江澄波更是不濟事,守到四更多天氣,他也不管什麼,頭靠在滾肚石獅子上就鼾然入夢了。大家也有些倦意,隨便打個盹兒。
將及五更,遠遠聽見吆喝之聲,角門上點起燈籠,原來是監試的王大臣來了。少時天色微微透亮,各處靴聲踢禿,都是些複試老爺們。這裏大家揩揩眼睛,把東西收拾好了,湊上淘去。良久,良久,角門上方才點名。點一名發一本卷子,進去一個。江文波叫江之氵矣,江澄波叫江之涯,二人聽得叫著自己名字,上去接了卷子,魚貫而入。
江澄波是個近視眼,走路本來不甚仔細,接卷子的時候又摘去了近光鏡子拿在手裏,不想接了卷子剛剛跨步,不曉哪一位在他背上推了一下。他鏡子拿不住,掉在地下,拍撻一響,想是碎了。他正嚷著,蘇拉吆喝著:“勒汗勒積!”原來“勒汗勒積”是滿洲話,叫做禁止喧嘩,他也不懂。有個同年是老內行,拉了他一把說:“這地方可鬧不得!”江澄波無奈,如瞎子失了盲杖一般,一步一步摸進去。等到上保和殿的台階,那台階有一百多層,比房子還高。大家正上得五六層,隻聽見“嘩啷”一聲,不由得大吃一驚。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