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1 / 2)

(2)命名:

很多自然界的甾體化合物都有其各自的習慣名稱。其係統命名首先需要確定母核的名稱,然後在母核名稱的前後表明取代基的位置、數目、名稱及構型。甾體母核上所連的基團在空間有不同的取向,位於紙平麵前方(環平麵上方)的原子或基團稱為β構型,用實線或粗線表示;位於紙平麵後方(環平麵下方)的原子或基團稱為α構型,用虛線表示,波紋線則表示所連基團的構型待定(或包括α、β兩種構型)。

根據C10、C13、C17所連側鏈的不同,甾體化合物常見的基本母核有6種。

選定母核名稱後,再根據以下規則對甾體化合物進行命名:

①母核中含有碳碳雙鍵時,將“烷”改為相應的“烯”,並標出雙鍵的位置。

②母核上連有取代基或官能團時,取代基的名稱、位置及構型放在母核名稱前,若官能團作為母體時,將其放在母核名稱之後。例如:

③對於差向異構體,可在習慣名稱前加“表”字。例如:

④在角甲基去除時,可加詞首“Nor”,譯為“去甲基”,並在其前表明失去甲基的位置。若同時失去兩個角甲基,可用“18,19Dinor”表示,譯為“18,19雙去甲基”。例如:

⑤當母核的碳環擴大或縮小時,分別用詞首“增碳(Homo)”或“失碳(Nor)”表示,若同時擴增或減小兩個碳原子就用詞首“增雙碳(Dihomo)”或“失雙碳(Dinor)”表示,並在其前用A、B、C或D注明是何環改變。例如:

對於含增碳環的甾體化合物需要編號時,原編號順序不變,隻在增碳環的最高編號數後加a,b,c,…表示與另一環的連接處的編號。例如:

對於含失碳環的甾體化合物,僅將失碳環的最高編號刪去,其餘按原編號順序進行編號。例如:

⑥母核碳環開裂,而且開裂處兩端的碳都與氫相連時,仍采用原名及其編號,用詞首“seco”表示,並在前標明開環的位置。例如:

甾體化合物的構型和構象:

(1)甾體化合物碳架的構型:

甾體化合物僅就母核而言,含有6個手性碳原子(C5、C8、C9、C13、C14),理論上應有64個(26)個光學異構體,但由於稠環及其空間位阻的影響,使實際可能存在的異構體數目大大減少。絕大多數甾體化合物碳架的構型具有如下特點:

①甾體母核中4個碳環A、B、C、D在手性碳5、10(A/B),8、9(B/C)和13、14(C/D)處稠合。其中,B/C和C/D的稠合一般為反式(強心苷元和蟾毒苷元等除外)。

若稠合處碳原子連有基團,則基團的構型為8β、9α、13β、14α。

②A/B環有順式和反式兩種稠合方式,因此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構型。當A/B順式稠合時,C5上的氫原子和C10上的角甲基在環平麵的同側,都位於紙平麵的前方(用實線表示),這種構型稱為“β構型”,具有這種構型特點的稱為正係,簡稱5β型。當A/B環反式稠合時,C5上的氫原子與C10上的角甲基在環平麵的異側,C5上的氫原子位於紙平麵的後方(用虛線表示),這種構型稱為“α構型”,具有這種構型特點的稱為別係,簡稱為“5α型”。

(A/B順式稠合、B/C反式稠合、C/D反式稠合A/B反式稠合、B/C反式稠合、C/D反式稠合:

通常情況下,表示B/C和C/D環反式稠合特征的8β、9α、14α氫原子均被省略,而僅用5α和5β氫原子來表示其分屬於正係或別係。如:

如果C4~C5、C5~C6、C5~C10間有雙鍵,A、B環稠合的構型無差別,則無正係和別係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