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3)

成品185*260,版心147*215邊空:上28下23左右22:

【學習目標】

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征及表示方法。

熟悉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有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了解有機化學的發展曆史及有機反應的酸堿理論。

【知識點】

有機化學;有機化合物;碳原子的四價;共價鍵;同分異構;官能團;酸堿理論。有機化合物概述任務1.1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來源、製備、結構、性能、應用以及有關理論的科學,是化學的一個分支,與人類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早期化學家將自然界的物質按其來源、組成和性質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1675年,法國化學家勒穆把從岩石、土壤、海洋及空氣中得到的一些物質稱為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如金屬、礦石、鹽類等;把來源於有生命的動植物體的物質稱為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如醇、糖、脂肪等。

人們對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的認識也是逐步深化的。1806年,瑞典著名化學家柏則裏斯提出“生命力”學說,即有機物隻能從有生命力的動植物體中製造出來,而不能在實驗室用人工方法製備出來。1825年,德國化學家維勒在實驗室用氰酸鉀和氯化銨製備氰酸銨的實驗中,在加熱蒸發氰酸銨溶液時無意中得到了一種白色粉末狀固體。經研究,這種白色粉末固體正是哺乳動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尿素。

NH4OCN60℃HN2CONH2:

尿素的人工合成,對“生命力”學說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它證明在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根本不存在由生命力支配而產生的本質區別,有機物和無機物一樣,也可以通過實驗手段合成出來。自尿素人工合成以後,又有不少有機化合物如醋酸、油脂、檸檬酸、琥珀酸、蘋果酸等一係列過去從動植物體中提取的有機物在實驗室裏問世。

自從拉瓦錫和李比希創造有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後,發現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1848年德國化學家葛梅林將有機化合物定義為“碳化合物”,將有機化學定義為“碳化合物的化學”。分析表明,有機化合物除了含碳元素外,絕大多數含有氫元素,有的還含有氧、氮、鹵素、硫、磷等元素。1874年,德國化學家肖萊馬將有機合物定義為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將有機化學定義為研究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學。現在絕大多數有機物已不從天然的有機體內取得,但是由於曆史和習慣的原因,仍保留著“有機”這個名詞。

現在人們已經能夠從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來認識許多生命現象,這將促使有機化學從實驗方法到理論都會產生巨大的進展,顯示出其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和活力。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萬個新化合物中約70%以上是有機化合物,其中,有些因其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而用於材料、能源、食品、醫藥、生命科學、農業、石油化工、交通、環境科學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行各業中,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提供大量的必需品。與此同時,人們也麵對著所合成的大量有機物對生態、環境、人體的影響問題。展望未來,科技進步將使人們更注重優化使用有機化合物,將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優美。

任務1.2有機化合物的特性。

有機物和無機物在化學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反應性能等方麵存在顯著的差異。有機物與無機物比較,有以下特點:

(1)結構複雜:

組成有機化合物的元素不多,但碳原子之間能相互成鍵,其結構較之無機物複雜得多,有機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