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複披閱魏積良同誌的新作《綴珠集》,覺得此作不失為語林新篇,文辭簡潔,佳句迭出;而且處處閃爍著思想與智慧的電光石火,駕天風而獵獵,披長歌而悠揚,寓深情而彌古韻,彰顯著濟世經邦、言行立誌之情懷和療治時弊之憂思,給人以警策、以箴誡、以勉勵、以啟迪。
魏積良同誌這部言不過三千字的《綴珠集》,是從其已出版的《世說漫議》、《域外芻議》和《杜騙淺議》三部著作浩浩七十餘萬言中采擷出來的格言、箴語和銘句,根據不同的思想內涵和指皈,條鉤縷輯,分成三十節,然後再對每一節中的每一句立論,反複推敲和斟酌,使之立言有據,鞭辟入裏,擇善而從,並力求“刪汰繁蕪,使莠稗鹹除,菁華畢出。”提出句要,深揭詞旨。
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曆史的中國,有關名言警句之類的書籍浩似煙海,廣邈如林。上起周秦,中經魏晉唐宋諸代,下迄近百年,既有正統的經史子集,又有通俗的筆記雜說。在內容上,既有“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和“本強則茂,基強則安”治國安邦之大論,也有“人之所以立檢者四:誠其心,正其誌,實其事,定其分”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之箴語,還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和“幼不學,老何為”之家訓,涵古蓋今,琳琅滿目,洋洋大觀。但是,魏積良同誌在集成《綴珠集》一書時,沒有刻意追求博大恢宏和海納百川,而是量體裁衣,法乎自然,從自己創作出版的三部書中采摘具有格言元素的立論,刪繁就簡,連綴成篇,不僅內容相對集中,而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是因為,其創作的三部書,就內容而言,均取自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人與事,同時架構成“一事一議”和“幾事一議”,從而使得《綴珠集》中的格言銘句在修辭達意上有血有肉,言之有物,形成帶有“創造性”的語言。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這裏,無妨瀏覽一下這三部書的目錄,諸如“自強不息”、“堅忍不拔”、“醫乃仁術”、“法不徇情”、“儆貪集”,等等,在《綴珠集》中均能找到原意。而《綴珠集》中的立論與前書中的議論有所不同的,是較之前者更凝煉、更深邃,“且將新句琢瓊英”。至言明大義,銘句如懸壺,進而匡正時弊,敦風厲俗。
如果說詩是文學之精靈,那麼格言銘句則是思想之晶體,流光溢彩,灼灼發華。一句精辟的格言和箴語會成為夜行人的明燈,探索者的指南,攀登者的階梯,跋涉者的動力,成功者的要訣,迷途者的導向,蒙昧者的啟示錄。《綴珠集》不乏“正衣冠,明興替,知得失”之作用,故而應作如是觀。
應該言明的是,魏積良同誌職任天津市北辰區政協主席,平時工作繁多,要選編《綴珠集》,白日無暇顧及,埋首書案的時間隻能放在夜晚,宵衣旰食,殫思竭慮,孜孜以求,這種勤奮的治學精神令人翹指。
使人愈發欣喜不已的是,《綴珠集》有幸盛邀被譽為“中華第一楷”的當代著名楷書專家張瑞齡先生操觚。張先生年已古稀,幼小臨池,六十多個春秋,無論逆境還是順境,在職還是退休,從未綴筆。其以帖為師,不設門戶,廣納博取,師古而不泥古,自出機抒,從而形成鮮為人比的精美楷書。尤其是其小楷,堪稱“張體”,結構嚴謹,方正奇妙,古雅雄渾,線條剛中寓柔,韻律生動,為當今楷書一絕。其先後出版了《唐詩三百首小楷墨跡》、《宋詞三百首小楷墨跡》、《元曲三百首小楷墨跡》、《華夏正氣歌》以及包括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董必武、陳毅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在內的大型係列字帖。尤其是在華北烈士陵園革命英雄紀念碑的正、左、右三麵,是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的題詞,後麵的碑文則由張先生書寫,從而享有“三代領導人,一代書法家”之美譽。另外,其創作了中國絲綢版小楷《孫子兵法》特級珍藏書冊,被列入國家館藏專著,同時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二〇〇〇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榮譽稱號。由其沐手敬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經》等佛教名著,以及二〇〇五年為矗立在海南省三亞市南山海濱的世界上最高和規模最大的觀音聖像書寫的《南山海上觀音賦》碑文等,將流傳百世。他還以驚人的毅力書寫了一百二十五米長的精湛小楷藝術長卷一一《古文觀止》全文,堪稱世界之最。而今,《綴珠集》由魏積良同誌撰文,並由張瑞齡先生楷書寫成,珠聯璧合,互為映襯,可謂美不勝收。相信定會為眾多的文學和書法愛好者所喜愛,所珍藏。
二〇〇六年二月一日於京華鬆鶴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