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識法海
金山寺聲震於耳,對餘來說完全緣於戲劇《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故事。而對於金山寺的祖師爺法海的憎恨也完全出於其迫害許仙與白娘子生離死別的美滿婚姻所犯下的罪惡。談到世人對法海的憤懣,不禁想起餘在空軍文藝創作室工作時的摯友、著名作家權延赤在紅極一時的《走下聖壇的毛澤東》一書中描寫的一個情節:毛澤東主席在觀看京劇《白蛇傳》時,由於體胖,不禁將腰帶解開。可是,當他看到法海將白娘子用法器罩住,白娘子痛苦萬分地翻滾時,忍不住憤慨地一拍坐椅扶手,挺身而起。陪伴他的人員見狀,急忙將要脫落的褲子提起。瞧,連“偉大領袖”都不堪容忍法海的罪惡,平頭百姓更是對其恨得咬牙切齒。
然而,這次親臨金山寺,卻見到法海的真麵目。據史料與導遊小黃介紹,法海不僅是金山寺的奠基人,而且還是金山寺的命名者。金山原名氐父山和獲苻山,至唐由法海開山得金而後得今名。金山原是“萬川東注,一島中立”,至清同治年間金山方與南岸相連。最高峰為妙高峰,海拔約40餘米。金山寺就依妙高峰而建。除大雄寶殿外,還有慈壽塔、法海洞、妙高台、白龍洞、觀音洞等。整個寺院,殿宇歇山重簷,錯落有致。金色琉璃瓦,黃牆朱柱,白色柱礎欄杆,雄奇壯闊。據悉,寺中藏有周鼎、諸葛亮戰鼓、蘇東坡玉帶和文征明金山圖,合稱“金山四寶”。
法海生前,慈悲為懷,廣施善舉,經常周濟貧苦百姓。因此,贏得金山人的讚譽與感念。導遊小黃介紹到此,憤憤不平地斥責道:不知哪個王八蛋寫了個《白蛇傳》,把法海糟踏成了千夫所指。
據此看來,文學藝術家更應該講職業道德。明明法海是個普度眾生的菩薩,卻變成了惡魔,留下萬古罵名。雖然《白蛇傳》係由唐代金山僧龍鬥法傳說演變而成,但法海確有其人,不能恣意歪曲詆毀。倘若今天法海在世,肯定會以“誹鎊罪”和“侵犯名譽權”將《白蛇傳》作者告上法庭。
瘦西湖瘦身之美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餘隨同中國僑聯老幹部旅遊團由泰州趕赴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揚州,正值陽春三月,也正屆揚州即將開幕的旅遊節,愈發的令人遊興大振。而到達揚州遊覽的第一個景點,則是瘦西湖的迷人風光。
“西湖”前麵加“瘦”字,必定是狀若杭州西湖的瘦身。中國的文字,有的象形,有的喻理,奧妙無窮。到了瘦西湖,方知一個“瘦”字了得。其既取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神采,又以一個“瘦”字顯示其婀娜風姿。可見,為瘦西湖定名者的睿智與才學。果然,瘦西湖南起虹橋,北至蜀岡,為一條寬不過幾十米的狹長湖泊。休看瘦西湖身材苗條,但由於橋、島、堤、岸相擁相襯,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林園景觀,搭配得令人心旌搖動,美不可收。主要景觀有小金山、釣魚台、玉亭橋、蓮性寺白塔、二十四橋和大虹橋等。
瘦西湖的楹聯詩篇,印證著唐朝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和宋朝詞家歐陽修、蘇軾以及明清才家文徵明、鄭燮等曾雲遊於此,並且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禦覽到過這裏。
瘦西湖,窈窕之美。
萬竿翠竹話個園
“為什麼叫個園?是揚州僅有此一個,還是特別個色?”當旅遊團一行下了一路上乘坐的大巴,來到隻見門楣的橫匾上寫著“個園”兩個大字,一位同行者不禁發出提問。愛較真兒是一些老年人的特點,也是力求甚解的表現。不過,他的這個“較真兒”,倒勾起我定要“打破砂鍋璺(問)到底”的渴求。
一走進個園大門,首先尋覓個園的介紹。個園,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它以獨辟蹊徑的景觀設計和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成為揚州明清私家園林的經典代表。199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園中植竹萬竿。疊石立意精妙,以不同山石,精妙地構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形神兼蓄,為天下一絕。春在園南,花壇上種植翠竹二三十竿,壇前石筍叢立,寓意春筍竟生,一派盈然的春意。夏山坐落在園西南方,以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巧妙砌壘,再附以池塘的睡蓮、“天窗”濃蔭,一派濃濃的夏意。秋山聳立於園的東北,全部由黃色岩石砌成,既有北方崇山峻嶺的雄拔,又通過天高雲淡,金風送爽,一派朗朗的秋意。冬山位於園東南方,為宣石假山,岩含石英,如雪似霜,再配以臘梅、天竺,一派寒氣凜冽的冬意。個園的主要建築有七楹二層連接夏秋二山間的抱山樓,位於園中央可以四層觀景的四麵廳,以及叢書樓和覓句廊等。
“這麼豪華的家宅,得花多少白銀呀!”一位同行者邊看邊咂牙花。
“嗨,十年清知府,還萬兩雪花銀哪。何況這個園林的主人是兩淮鹽總。有權就有錢,古往今來,天下烏鴉一般黑。”一位同行者將哽喉之憤傾瀉而出。
“勿談政事,免得倒了胃口,壞了遊興。”一位年事已高的同行著充當了和事佬兒。
那麼,這座園林為什麼叫“個園”,遊了將近一個小時,仍得不出確切的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師。”餘遵古訓,找到一個雖非同行但屬遊者的儒雅先生求教。其指點迷津地告之:園中植竹萬竿,說明主人頗似蘇東坡“寧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而愛竹如命。你看。竹葉形若“個”字,竹字半邊亦為“個”字。你再看,園林門額那個“個”字,酷似三片竹葉構成。由此可以得出,以“個”為園名,情由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