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ie,C.Review of Gino Eelen’s 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811-818.
[2]轉引:謝朝群、李冰芸,語言禮貌研究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J],山東外語教學,2006年第1期:18.
[3]呂叔湘認為得體是最高的,於根元認為得體有層次性。
[4]廖訊喬,對禮貌原則的再思考[J],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第3期:151.
[5]盧誌宏,禮貌與文化[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1.9:94.
[6]劉永清,話語禮貌與權勢[J],鹹寧學院學報,2003.4:64.
[7]謝朝群、李冰芸,語言禮貌研究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J],山東外語教育,2006年第1期:19.
[8]管振彤,從禮貌原則的角度看禮貌語言的策略功能[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46.
[9]此項目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為08BXW021。
[10]此文為李宇明在“新聞發言人語言學術研討會”上宣讀的文章,後以《應重視新聞發言人語言研究》為題發表在《北華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上。
[11]周筱娟,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5.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772.
[13]葉聖陶,誠於中而形於外,禮貌和禮貌語言[M],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57-59.
[14]王建華,禮貌的相對性[J],外國語,1998(3):18.
[15]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社,1997:102.
[16]周筱娟,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55.
[17]周筱娟,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201.
[18]周筱娟,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55.
[19]吳昡妵,禮貌語言的特定表達方式[J],語言應用研究,2009年9月:82.
[20]吳昡妵,禮貌語言的特定表達方式[J],語言應用研究,2009年9月:82
[21]Lakoff,George 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 ts,[C].Papers from the Regional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ec society,1972,183-228.
[22]Prince,E.F.et al.On the hedging in physician discourse[A].in Linguistics and the Professions[C].J.Robert(ed.)Norwood:Ablex,1982.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