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開放大學與陝西電大文化精神實證分析
他山之石
作者:韓剛
【摘 要】 英國開放大學與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在文化精神方麵的相同點,即開放性、卓越性、創新性、平等性,體現了在文化精神上兩校都以普世的文化觀、教育觀、價值觀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撐,實現了教育哲學上的高度契合,說明文化精神沒有國別、種族之分。差異性,即不同的辦學體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培養目標,體現了不同社會製度下,文化精神在形而上的不同特點,不存在質的差異,具有可變性、趨同性。
【關鍵詞】 大學;文化精神;相同性;差異性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辦大學過程中各有其獨特的辦學理念和文化精神,歸結到人類的共性和普世價值的基點上,共同性就驚人的一致,不同也隻是外在的表象。對英國開放大學與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文化精神進行實證分析,其目的,是想通過對一般母體和標的母體的取樣,尋找出文化精神的異同及其產生的效果,從而找出大學精神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社會製度下的普遍規律,以建立新型的開放大學精神。
一、英國開放大學與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文化精神的相同性
1、開放性
英國開放大學名譽校長克瑞德勳爵早在1961年英國開放大學的成立典禮上致辭時著重強調,開放大學的根本宗旨就是對學習者開放、學習地點開放、學習方法開放和觀念開放,正是本著這四個開放的精神,英國開放大學不管種族、膚色、國籍、性別、信仰、原文化程度、入學動機等差異,向所有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求學者打開了求學之門,這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與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的根本區別。
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就實行了開放性的“條”、“塊”相結合辦學體製,學曆教育實現了成人大專、普通專科、成人中專等多層次教育機製,實現脫產、走讀等多種學習形式,與此同時,還按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實行“按需辦學”,進行多種非學曆教育培訓。進入二十一世紀,陝西電大啟動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本科教育、遠程教育將教育開放性和教學現代化推向新領域。
2、卓越性
首先是對質量的嚴格要求。英國開放大學一是組織由多種專業人士組成的課程組撰寫高質量的教材。課程組成員包括:學科專家、課程設計人員、媒體製作人員和評估專家;二是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三是學校提供快捷的後勤服務;四是由著名學者組成的強有力的研究團隊。這些標準和措施使它的質量在英國101所大學中排名第十。其次,優秀而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主要來源於知識媒體。知識媒體是指由電子計算機、電子通訊技術和認知科學彙合成的產物。再次,領先的科技成果。英國開放大學在生命科學、空間科學、教育科學、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與英國最優秀的大學並駕齊驅。
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把培養師生的道德情操作為追求卓越的頭等任務,大力倡導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湧現出許多優秀畢業生,獲得中央電大獎學金、希望的田野獎學金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多。三十年來,從開辦時12萬元的投入,到今天3億元的總資產(卓越雖不能拿金錢來衡量,但請允許用最為客觀的數字來做一個佐證),陝西電大用堅守詮釋了對卓越的追求。研究學問,增廣學識。陝西電大很長一段時間是以教學為主,進行開放教育試點工作以後,學校將教學研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形成教、研並進的機製。陝西電大文經部副主任賀潤坤教授1995年與人合著出版了《秦政治思想述略》一書,這部26萬字的史學專著,填補了秦史研究的一項空白。該書當年即榮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科研成果一等獎,又獲陝西省文物局1993一1995年優秀社會成果三等獎;韓魯華副教授參與編著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簡編》曾榮獲陝西省教委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陝西電大報刊編輯王愛萍創作的詩集《愛的絮語》1993年出版後,即獲西安市文聯第六屆文學獎,又被日本漢學家前川幸雄教授選譯為日文,編入《長安詩家詩作選注》在日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