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元旦(1月31日)
寅初,浣沐,敬神,拜祖先。至萬壽宮隨班伺候。是日,官廳始複打恭不請安之禮。近五六年,統請安不分班次,非禮也。送曾爵相登輿後,司道府廳州縣團拜。萬壽宮露台下者百有餘人,出上院拜於二堂之上。以次詣藩、臬、道及史前臬,皆一擁登堂。午後,拜候補道及幕府,共十數家。歸寓,飯後早寢。是日晴。辰刻,四槐樹胡同趙寓失火。街警方作,已撲滅矣。
初二日(2月1日)
早,同幕府陳荔秋刑部謁爵相,稟承畿南賑務。大端略悉。惟散放錢數、次數未下斷語,辦邯鄲委員未定何人。出,遍拜同寅,並赴教場拜丁樂山廉訪壽昌、史光譜副戎濟源。史留小飲。至彭紀南軍門楚漢軍中,不遇。是日陰晴,間霏雪花。有言廣平紳士武卓堂刑部汝清,甚有鄉望,大可勸辦賑事,現掌教廣平、磁州兩書院。
初三日(2月2日)
寫金陵、瀏陽家信。傍晚,過恩雲峰、聯卓齋處飲。戌刻,奉爵相委辦畿南賑劄。是日陰,時霏雪花、毛雨。
初四日(2月3日)
早,偕王綸階、唐伯岑至院司道稟辭。差人補拜同寅年。托清苑縣代雇南行車輛。交好中知有遠行,多來寓稱送。有四川黃叟晴軒名啟愚,隱士一流,議論尚不橫濫,留談頗久。是日陰,間有雨花。聞大名府境晚際雷電雨雹並作。
初五日(2月4日)
立春。晴明竟日。收拾行李,迎送賓客。亥刻,吳摯甫、馬鬆圃來談甚久。摯甫甚言鬆圃可辦平糶。觀其人似穩實而過於溫柔。過作梅辭,囑其門生查某慎出入。
初六日(2月5日)
辰刻,攜記室周際文、仆三人,自保定開車。未幾,並與陳荔秋、王綸階、唐伯存會。共車九輛。食息同處。行六十裏,至清苑之方順橋,尖。又六十裏,至望都之清風店,宿。是日早晴晏陰,燈時雪不及一寸。
初七日(2月6日)
未明即行。六十裏,至定州之明月店,尖。又七十裏,至新樂之富城驛,宿。清風、明月一帶,楚舞吳歌,粉白黛綠。求男風氣與劉智廟、景州、安肅同。皆南北往來孔道,有少年子弟出遊者,父兄當嚴切誡之。初七以後甚寒,早行宵止。同人皆能耐苦,非耐苦亦不堪辦賑也。是日晨後雪約一寸。
初八日(2月7日)
五十五裏至正定之十裏鋪,尖。又六十五裏至欒城縣,宿。是日晴。
初九日(2月8日)
四十五裏至趙州大石橋,尖。又五十五裏至柏鄉縣,宿。石橋玲瓏堅固,聞係元時仙跡,碑亦模糊不可辨矣。是日晴。
初十日(2月9日)
六十裏至內丘縣,尖。又六十五裏至順德府,宿。是日晴。自柏鄉至順德,得雪較厚,土人以為四指。
十一日(2月10日)
六十裏至沙河之打蓮店,尖。又六十裏至廣平府,宿。郡守長子明啟、邑令錢伯敏來拜。略談賑事。長嘿而錢辨,吏材之各得其秘者。錢令東道甚殷,館舍酒食俱備。飯後答拜,惟長不遇。是日晴。
十二日(2月11日)
六十裏至廣平縣,尖。又六十裏至大名府,卸車寓西街趙家店。錢調甫觀察遣送炭臘,受之。邀往署中,固辭。
十三日(2月12日)
早,同荔秋、綸階、伯存拜錢觀察,商議賑事。留署早餐。以次拜大名陳繹萱署守崇砥及同知兩縣一鎮。縣中送酒席,未受。是日陰。
十四日(2月13日)
答拜諸客。過錢觀察,談定議:荔秋、伯存合辦廣平縣,綸階辦成安縣,餘自辦肥鄉縣。請錢擬立公共條規。以餘細觀,各府縣之論賑務者,意見不一,似不免一私字,是在錢公力持其平。一路冒風,便血舊症複發。是日陰。趙惠甫自磁州來。
十五日(2月14日)
擬稟中堂稿,硯冰不釋,半日始草就。申刻,過錢署宴。是日陰,大北風。
十六日(2月15日)
請綸階、伯存先過廣平。餘與荔秋留,俟條款酌定。是日晴。
十七日(2月16日)
早,出城。錢觀察與郡守、縣令、同知走送城外,馬學孟隊伍尚整,此人殆可用。六十裏至廣平縣。縣令吳良甫朝彥來見,君子人也,論賑事亦不苟。是日晴。據稱:廣邑百有八村,極貧約計萬有七八千口,壯丁不在其內。
十八日(2月17日)
住廣平。晴。
十九日(2月18日)
見紳士七人,諭以幫辦賑事。午後啟程。戌刻至成安縣,四十五裏。縣令王子範德炳殷勤甚,至論賑則偏。據稱:成邑百有二十餘村,貧口不下三萬。災輕之縣,何至如此!是日晴。
二十日(2月19日)
見教諭詹桂、訓導楊步雲、紳士三人,皆覺安詳可用。是日晴。
二十一日(2月20日)
三十裏至肥鄉。縣代令王壽人鳳翔來見。年富勤(憤)〔奮〕。據說:三百二十村災歉獨重,貧口約計二萬五千。囑其選舉紳士。又見教諭趙文濂、訓導劉楓林、府委訓導高海風、典史許導江。是日晴。
二十二日(2月21日)
見紳士十三人。答拜縣、學、尉及紳士、懷柔訓導張夢星。是日晴。
二十三日(2月22日)
派趙文濂查東鄉戶口,劉楓林南,高海風西,許導江北,典史鍾燾城廂,輔以紳士,給以底冊。午後,送陳荔秋返廣平縣。晚間辦稟,雞鳴乃寢。是日晴。
二十四日(2月23日)
寫大名、廣平、成安、邯鄲各處信,竟日乃畢。是日晴。便血稍輕。周際文自廣平來。文生胡文清入局。
二十五日(2月24日)
許導江、李占魁自北鄉查戶回。
六七十村二日半查畢,僅有補遺,更無扣濫,殊不信心。新任肥鄉張葆初,名守元,人甚安穩。燈後,高琴舫海風、張懷金夢星自西路還,仍促其去。是日晴。
二十六日(2月25日)
催許導江查算北路貧口總數。拜張新令、王舊令。王舊令晚間來,催其入局辦事。是日晴。
二十七日(2月26日)
自核北鄉冊簿,拉許導江、李占魁參證。晚間,壽人、葆初、光陛俱來。議定明日在清漳書院設立公所,派書派十人造冊,壽人諸人督之。午後,有東路臨河堡、清漳堡文生梁姓、武姓四人持稟來謁,求為補報村災,許為商會縣令。此事由前任莊故令顢頇,然莊已死,不忍自我準災而令莊令被議。設法開脫,是在新任。是日晴。
二十八日(2月27日)
劉光陛查畢南鄉戶口回,偕三紳來。午後,核城關冊,至三更未能竟。是日晴。
二十九日(2月28日)
午刻,核城關冊畢,發局照抄。猶恐中多不實不盡,擬派縣委再仔細查一遍,以杜鄉人口實。趙禮門查畢東鄉戶口回,高琴舫查畢西鄉戶口回,即催令局員趕緊成造。錢苕甫廉訪遣使送酒、腿各物至。主誼不可謂不殷勤。是日晴。
三十日(3月1日)
邀張葆初、王壽人商請二萬五千賑錢造冊,不可過於懸殊。談兩時之久。是日,王綸階始自成安專椷稟事,尚覺籌辦周妥,詳函複之。下午,送書院辦賑冊各委員一筵。夜作調甫、荔秋信,三漏乃畢。是日晴。自元旦應酬,以至出省辦賑,是月竟無一日閑暇。月中稍病,今亦愈矣。
二月
初一日(3月2日)
張葆初來。清漳書院山長趙寶齋來,戊辰進士,常熟人,年三十三。意致閑雅,是久居北方,不騖浮誇者。所論教士專尚身心性命之學,勸人讀經濟之書,最得要領。飯後,答拜寶齋。順至書院問造冊何等。下午,作崇宮保、盧方伯稟,自行繕楷,戌刻乃發。是日陰。
初二日(3月3日)
紳士張廷昭字搢笏來見,結實可靠。拜張葆初大令。作邯鄲及幕府信。是日晴。
初三日(3月4日)
請紳士十數人晚飯,酌。複查戶口,事多畏難。畏難卻無益,當不相強。作中堂稟,未竟。入夜,覺疲乏,早寢。是日晴。
初四日(3月5日)
作稟四條畢。諭眾紳細核賑冊。廣平府訓導高琴舫複來,尚有信實。是日陰晴。
初五日(3月6日)
作大名、廣平信。劉光陛、張葆初、王壽人,以稟稿四條示之。申刻,赴張葆初飲。是日晴。
初六日(3月7日)
王綸階自成安來,商該縣賑事。留住寓中,以備細談。作大名府陳繹萱信。作金陵家信、善征信。是日晴。
初七日(3月8日)
綸階去。邀張葆初、王壽人、劉光陛酌。議按鄉分賑,乃傳四鄉紳士來。派予東鄉製錢五千七百串,南鄉六千串,西鄉六千六百串,北鄉五千五百串,城關一千二百串。令各公平核入其鄉之極貧者。又為張葆初籌四鄉雇車之法。諸紳領命。客去,作書致錢調甫,請多撥肥錢三千串。午後過書院。雇車之法:每鄉二十五輛,輛給喂養飯食大錢五串。三日往返大名,各裝製錢二百五十串,限十三日雇齊。是日晴。
初八日(3月9日)
晴。
初九日(3月10日)
晴。
初十日(3月11日)
廣平太守長子明來商肥邑未準報災十一村求賑一事。十一村者,東路:賈寨、南莊、臨河堡、東清漳、西清漳;南路:西李堡;北路:柴家莊、崇明寨、水寨、黃楊家莊、姚家莊也。餘意明請緩征,暗分賑濟為順。子明恐藩司駁斥,不如暫行懸擱,但囑縣令不催此錢糧,亦彌縫之一法。午後,旋有北路柴莊五村具稟求賑。諭俟緩緩酌辦。晚間,張令、王令來商賑務。客去,作散賑數條。是日陰。
十一日(3月12日)
邯鄲代令錢同甫慶培來見。該縣抽定貧口八千八百有奇,視永、肥、廣、成各屬獨少,恐不免遺漏。即以可補即補之意,椷囑承辦王牧晴嵐名昆崖。午後,走視市集,已將散。至城隍、關帝廟相賑地。關廟有三門,較易安置入出。是日陰。夜四更雪約二寸。
十二日(3月13日)
劉訓導光陛、張葆初來。劉專言派紳赴大名領錢事,張言撥經費,許為致信調甫。夜過書院,談至二更後乃歸。是日辰刻霏雪花,晏晴。成安王綸階來信,亦得雪寸餘。
十三日(3月14日)
東鄉焦寨、於王莊,南鄉北屯莊、三裏堤四處婦女二十餘人來寓求賑。門者不能禁。紳士喬日章等亦不堪解散。不得已請縣令至,囑其傳集該村男子之匿身外院者,至署問明某村某家婦,何以不候榜示,故意混攪,將該戶一並扣賑懲刁。所以保良不得不爾。張令將男子責二十,似又操之太蹙也。山長趙寶齋來,談及糧價宜禁陡漲,以便賑戶一層,所見極是。晚間,代縣令擬告示一紙,皆順情順理之言。是日晴。
十四日(3月15日)
張葆初、王壽人教佐及紳士俱來議發票、放錢諸事。一一分派允妥,並令紳士聯保。各村紳保開單具狀。囑王壽人等核未準災之十一村中貧民若幹,及寫戶票、村榜等事。作調甫、伯存信,略及糧價。夜,作中堂稟。是日晴。
十五日(3月16日)
早,浣沐,祀神明、祖先。繕發中堂稟牘。午後,荔秋至自廣平。申刻,邀張令守元、王令鳳翔、高訓導海風、劉訓導楓林、許典史導江飯。是日晴。接金陵家信,堂上以次平安。至慰,至慰!
十六日(3月17日)
荔秋早飯後往邯鄲,餘事冗不得與俱。竟日作大名、廣平、成安各信。並抄寄稟牘、告示稿,戌刻方發。成安王令德炳,老奸巨滑,玩視賑務,此緘頗有獰猙語。是日晴。
十七日(3月18日)
請紳士張廷昭、呂文翰、郭慶雲來,商及糶務。囑其各抒所見,擬議條款備用。拜張葆初、王壽人,為賑事糧價恐貴,不便貧民,囑其訪查屯戶,設法辦理。傍晚,張葆初來,尚無所見。張為人頗好,但不任事,外縣中之又次者,景況亦甚苦矣。幫寫賑票數十張。是日晴。
十八日(3月19日)
荔秋自邯鄲還。彼處賑務尚未安排,一切由於錢令慶培私心自用,帶冊上道,近旬不返。錢令本小人,但不料此等民命攸關之事,亦敢玩弄如此。乃作書致長子明太守,及早督率。萬一邯鄲稍不如法,餘亦有愧矣!夜與荔秋談至二更。乃作金陵家信及王少岩信。雞鳴始寢。是日晴。單派委員:高海風、許導江,紳士張廷昭、喬日章,明日對冊。
十九日(3月20日)
送荔秋起身回廣平後,至書院看官紳對冊。歸作老湘貢劉毅齋京卿信、陳作梅信、鄧良甫信。是日晴。
二十日(3月21日)
清早赴邯鄲查問賑務,尚能認真辦理。
晴嵐等談炊許,即行。酉刻回寓。一路荒土,旱風猛甚,心竊憂之。擬明早謁關廟、城隍廟求雨。擬默祝大略雲:竊以畿南郡縣,去年旱災太甚,四境荒土,民不聊生。〇〇現奉上憲派委,辦理賑濟,駐劄肥鄉。節過春分,尚無雨澤,狂風作旱,民心驚惶。用敢叩禱神恩,哀憐民命,大霈甘霖,俾得布種秋糧,稍延殘喘。畿南職守圖治,全賴豐年。宜自損壽年福澤,為民請命。以二月二十一日起齋戒,在寓中朝夕焚香拜禱,伏乞神明昭鑒雲雲。是日晴。
二十一日(3月22日)
早,焚香默祝一次。過書院看對冊填榜。作廣平府、邯鄲縣、成安、廣平各局信。亥刻,焚香默禱一次。即寢。是日晴。
二十二日(3月23日)
未明起,焚香禱雨一次。往成安查問賑事,下午返。戌刻,焚香禱雨一次。夜,作江西吉水縣知縣陳石逸信,勖其為官。是日晴。
二十三日(3月24日)
未明起,焚香禱雨一次。飯後過書院,又過趙寶齋談。作信三緘。戌刻,焚香禱雨一次。近三日暖,百蟲出蟄。夜臥為臭蟲所擾。是日晴。
二十四日(3月25日)
卯刻,禱雨一次。陳繹萱署守以議糶邀赴大名,辭之。荔秋以錢信商行止,亦辭之。戌刻,禱雨一次。是日晴,大東北風,塵土障天,可異之至!
二十五日(3月26日)
卯刻,禱雨一次。邀王壽人、高、許兩委員來寓,校對冊票村榜。以周際文、胡竹泉兩友為助。號牧令書、醫書各一部。下午,持對過賑票加小章。張葆初來。戌刻,禱雨一次。是日晴,大風。
二十六日(3月27日)
卯刻,禱雨一次。竟日加票章。夜,作荔秋信。戌刻,禱雨一次。是日早起即陰,風略小。申刻小雨,未及一指。
二十七日(3月28日)
卯刻,禱雨一次。竟日辦賑票。戌刻,禱雨一次。申刻霏雪,旋止。夜霏雪,合不及寸。
二十八日(3月29日)
卯刻,禱雨一次。竟日辦賑票。戌刻,禱雨一次。複荔秋信,言糶事。是日早陰,巳刻晴,下午又陰。
二十九日(3月30日)
卯刻,禱雨一次。訂西鄉票。下午,櫛沐。戌刻,禱雨一次。自未刻起,雨雪頗大。是晚訂冊至四更方睡。雪猶未止。
三十日(3月31日)
卯刻,焚香祀神。視雪可六七寸,可種秋糧。竟日看北鄉票。
三月
初一日(4月1日)
早起,熏沐祀神明、祖先,再謝雪澤。又拜謁關廟、城隍廟謝雪。早飯茹常食。訂城關票。申刻,大雪至夜半。得此,農事乃普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