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之死
因為商紂王的殘酷刑罰和昏庸無度,天下諸侯起兵以反對紂王的暴虐。
在動蕩的戰火煙塵中,其中最強盛的是西岐的周武王。在攻入朝歌的牧野之戰中,紂王雖有兵數十萬,但早已人心離散,臨陣倒戈。最後紂王自知大事已去,自登鹿台,身衣寶物,火焚宮殿,投入火中而死。
妲己作為商紂王的妃子,被抓了起來。
在這個時刻,曆史和傳奇演繹被交織到了一起。沒有辦法查詢到曆史上真實的蘇妲己是如何死去。然而卻留下了薑子牙斬妖女的傳說。
傳說武王令劊子手斬妲己的時候,因為妲己容顏過於嬌媚,以致劊子手都不忍心下手。薑子牙幾番急令催促都沒有效果,最後劊子手竟然因為不忍心殺害絕美的妲己,而願意替她死去。
薑子牙大怒,說:“妲己是妖非人,用照妖鏡就能看出她是一隻九尾狐狸。”於是薑子牙高掛了照妖鏡,並蒙住雙眼,才將妲己斬殺。
謠傳因為妲己的美貌,這段死去的經曆,還被後人添加了“薑子牙三斬妲己”的傳說。
一斬蘇妲己。薑子牙派雷震子監斬,行刑令下,眾軍士見了美女蘇妲己“個個目瞪口呆,手不能舉”。
二斬蘇妲已。薑子牙又派了楊戩和韋護兩員大將共同監斬,行刑令尚未發出,眾軍士目睹了妲己的美貌就“東倒西歪,如醉如癡”。
可以說這三個人均為薑子牙的愛將,戰功卓著,殺人無數。然而當他們麵對一個美麗絕倫的柔弱女子時,卻不忍舉刀揮刃,這便是美所具有的強大而惑人的魅力所在。
三斬蘇妲己。薑子牙出於無奈親自出馬,並命左右“排案、焚香、作法”才斬妲己的首級於地。可見薑子牙麵對妲己之美也是於心不忍的。“排案、焚香、作法”本身就是虛張聲勢,是心虛的一種表現,說明妲己之罪罪不當誅。
(三)愛錯一個人
妲己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因為她出生在一個悲劇的時代,嫁給了一個注定悲劇的人物。
如果當時她嫁給了周文王或者是周武王,不但不會身首異處,反而會名垂千古。
我們已經習慣於從事件的背後去尋找原因,換句話說,就是為導致事件的發生去尋找一個替身。殷紂王的寵妃妲己就是人們所能找到的導致殷商王朝覆滅的唯一的原因和替身。
把一個王朝的滅亡,歸罪於一個柔弱的女子,實在是匪夷所思和荒謬至極。然而,這就是事實,這就是三千多年前的中國的現實,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曆史。
“萬惡淫為首”。在一個王權專製的朝代,在一個以男人為中心主宰世界的朝代,把蘇妲己作為淫亂的象征和替身,無論是對於奪取王朝的人還是失去王朝的人,都是一個不錯的理由和台階。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卻不知道在四大美女之外還有一個蘇妲己。一笑傾城,再笑傾國。這就是許仲琳筆下的蘇妲己。妲己之美究竟美到何種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從薑子牙三斬蘇妲己便可略知一二。
當我們撥開曆史的迷霧,回望商都朝歌故城時,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妲己是罪不當誅的。她隻是生長在一個錯誤的年代,嫁給了一個錯誤的君王而已。但是,嫁錯了人並不是她的過錯。她隻是在大軍壓境被紂王逼婚無奈的情況下,為避免家族和冀州子民慘遭屠戮才答應這門親事的。
讓她成為紂王妃的始作俑者是費仲、尤渾兩個侫臣,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可以說周文王是妲己成為紂王妃的真正的說客和媒人。我們從妲己的出身和從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便可以知道她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
妲己的父親是冀州侯,名叫蘇護。她從出生直到出嫁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裏。而冀州侯蘇護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鎮諸侯率領八百鎮諸侯朝覲於商。紂王寵臣費仲、尤渾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天下諸侯俱往巴結,唯獨蘇護不買他們的二壺酒錢,於是便遭到了費、尤二人的算計,被紂王囚禁於朝歌。蘇護被放出來後,對紂王的昏庸無道極其憤怒,揮筆在午朝門外題下了“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的反詩,第一個公開站出來反對紂王的無道,由此可見冀州侯蘇護為人的坦蕩和正直。從蘇護的為人可以看出,他的家教應該是很嚴格的,教育出來的子女是什麼樣子我們就可想而知了。妲己嫁給紂王時年齡當在十五六歲左右,這樣一個年幼無知不諳世事的少女,怎能去淫亂和左右一個王朝呢?
朱唇兒吻在枕畔
淚珠兒灑在金鑾
一派巧語
一派花言
早許了當初姐妹願
啊……歎悲歌不斷
啊……泣春夢不遠
恨的是身也無援
恨的是心也無援
——《妲己吟》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當時她嫁給了周文王或者是周武王,不但不會身首異處,反而會名垂千古。
殷商王朝的滅亡是因為紂王的無道而並非妲己的美麗。美本身是沒有錯誤的,錯誤的是我們看待美的視角或眼睛。衷心的希望今後我們的子孫能重新認識一個純潔美麗的妲已,讓這位無辜而美麗的女子從此遠離人們的辱罵和唾棄,讓這顆蒙羞三千多年的靈魂得到片刻的安寧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