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戀愛的時候,有人會告訴你,不要挑三揀四,遇見的合適的,就趕緊下手,不要丟了西瓜,得了芝麻。
可是又怎麼才能知道,這個是不是合適你的人?這個人是否就是你的白馬王子?
這輩子要經曆這麼長,那麼久的時間。
這一卷,我們要一起來看看曆史上那些被稱作妖姬的女子,他們擁有美貌容顏,禍國殃民,卻都是被自己的族人送給帝王作為玩物。
他們遇見了不合適的對象,在不合適的曆史中,被推向了背立麵,成為“妖女”,“妖精”的代表。他們甚至用一個笑容就讓帝王覆滅了一個時代。沒有選擇的她們,甚至談不上愛情。與其相比,我們又是多麼幸運。
你是為了尋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還是要與相愛的人一輩子在一起?
(一)她是九尾狐狸精
傳說故事——九尾狐狸精
紂王有一次,他在女媧廟裏看到女媧美貌就題了首淫詩,調戲女神。女媧給氣壞了,發誓要搞垮這個昏君,於是派出一隻狐狸去媚惑他。妲己是有蘇氏的女兒,被選入宮,這隻狐狸就附上了妲己。她豔麗非常,杏臉桃腮,眉如春山淺黛,眼若秋波宛轉。而且,估計也擅房中術,立即把紂王迷得神魂顛倒,不知今夕何夕。
妲己不僅荒淫狐媚,而且性情殘忍,慫恿紂王設計出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殘忍酷刑,在鮮血的刺激下,她的欲望的閥門越抬越高。越殘忍越快樂,越血腥越美麗。紂王也對她言聽計從,荒理朝政,妲己快樂,所以紂王快樂。
紂王與妲己在鹿台上歡宴,紂王命令嬪妃們脫去裙衫,赤身裸體地唱歌跳舞,恣意歡謔。數十位宮女不願,妲己說:“可以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然後將蛇蠍蜂蠆之類丟進坑裏,將這些宮女投入坑穴,與百蟲嘬咬,這叫作蠆盆之刑。”梅伯勸諫紂王召回廢太子,複立東宮,妲己說:“群臣輕侮大王的尊嚴,都是因為刑法輕薄的原因。可鑄一個空心的銅柱,裏麵燒火,外塗油脂,讓犯人裸體抱柱,皮肉朽爛,肋骨粉碎。”紂王依言豎立銅柱,梅伯頃刻間燒得肉焦骨碎化為灰燼。妲己又說:“可以再製一個銅鬥,加火在裏麵。罪輕而不至於處死的,讓他們以手持熨鬥,則手足焦爛。”自此,再沒有人敢上言勸諫。
妲己又讓紂王建立酒池肉林,男女裸體相戲,勝者浸死在酒池中,敗者投於蠆盆內。每天宮女因此被折磨至死者不計其數。妲己另外的著名事件,還包括將大臣伯邑考醢為肉醬,把叔父比幹挖出心肝,砍斷別人的腿骨看骨髓,剖開孕婦的肚子驗男女。聽到慘叫,妲己笑得花枝亂顫,紂王笑得天花亂墜。
她借著紂王製造出一係列慘劇,以供一哂。奇怪的是紂王,完全迷失了心性,喪失了任何判斷能力。終於引起民憤,並由周武王和薑子牙為統帥,天下共滅商紂王。
周武王滅紂的時候,傳說因為妲己容顏過於嬌媚,以致劊子手都不忍心下手,甚至願意替死。薑太公於是蒙麵斬妲己。她一死,才露出九尾金毛狐狸的真身。
中國曆代的“紅顏禍水”裏,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如果按《史記·殷本紀》裏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裏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有著嚴重的“施虐狂”傾向。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與西施和貂蟬的故事不同,妲己的故事裏,充滿了血腥的殘忍和酷刑。不禁要想,究竟她作為一個貴族之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仇恨和扭曲?
是因為被迫成為紂王的妻子?
還是因為這些事情全是虛假?
曆史永遠在欺騙著後人。一個王朝的覆滅,似乎永遠不是男人的原因,而是一個女人,她們永遠妖嬈動人,永遠心若蛇蠍,永遠能讓手握國家的男人對她們著迷。
其實歸總到最後,不過是男人們的借口和麵子而已。
美人處於何處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豔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薑子牙擒住斬首了。
《史記》並沒有提及妲己的出身及姓氏。
秦昆吾氏,就是夏朝唯一的"傳天數者"。夏亡,昆吾氏輾轉東遷至今河南武陟一帶,稱有蘇氏,姓氏依然因循始祖昆吾,為己姓(昆吾姓己名樊),所以妲己姓己名妲。《封神演義》說其父名蘇護,隻不過是因為有蘇氏後來繁衍出了蘇姓一族,附會而成的。
有蘇氏作為昆吾的後裔,家族內部一定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關於“天數”的機密,因此才會被殷商和周侯西伯(即周文王)同時拉攏-——後世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全是卜辭,說明那個時代對“天數”的敬畏和順從。
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惡名,是因為周人懷恨紂王而宣傳的。理由是:據現有的甲骨文獻中,未有記載妲己惡行的篇章,隻有紂王惡行的記錄。所以妲己隻是紂王晚年的伴侶,並無任何惡行。
(二)一段荒誕的熱戀
天子之愛
殷商是中國曆史上極為強盛的時期,其疆域廣袤,經濟發達,國力強大,但到了紂王時期,卻被周所滅。溯其原由,紂王與妲己的情感故事成了殷商巨廈坍塌的根源。相傳妲己以美色迷惑紂王,而紂王則沉醉於聲色犬馬,不理朝政,致使被周打敗。
後人常以“紅顏禍水 ”來比擬以色亂政的後宮姬妾,而“剖腹觀胎”則成了曆代朝廷聞者足戒的警示。但由於這段曆史距今已兩千多年,史書也記載模糊,細考一些相關野史、筆記小說後才發現,這其中的隱情色彩紛呈,殷商被周取而代之也絕非僅因一位女子的妖冶惑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