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識,是否重要?這個問題…每年的中高考、省國考等難道不是最好的答案嗎?毫無疑問,是必要的!九年的義務教育不是打炮的,現如今,我們要的不是土財主之流,而是人才,金山陰山可能被盜走,腦子裏存在的知識是紮根紮底的,在最無助的時候能折射一道光,開辟一條路,不至於沉沒海底耗磨殆盡。國家需要人才來發展技術,人才興國興,保持著強大的狀態,人才與學識本身就是一對兄弟,不分彼此,如藤蔓絲絲纏繞,一生相伴。
很多事物都是兩麵派的,各執一方詞,無可厚非,舌戰群儒量得功夫,你認為對的總會有持反對牌,要都一麵倒,反而不精彩了,正所謂辯論,最激烈時龍群虎鬥、互不相讓,看者連聲叫好,賽者漸入激昂,沉迷其中。那些不信任的可能受過打擊或是生根不疑,“念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照樣上班,也當不了大官掙不了大錢,還浪費了好幾年的時間養身板…”諸此之話太多,對此,言語溝通並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隻有重磅炸彈才會覺醒,他們起初也可能是支持的,隻是四年下來,無所事事,毫無收獲,才會說出如此,雖說難以入耳,卻不乏這種鮮明的例子,是什麼造成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死讀書,讀死書,沒有一身才華,沒有擅長所好,沒有傍身技能?不,放寬眼界,有不學無術的,就一定有滿腹詩文,推敲磨打的人才,有強者就會有弱者,世上本無難事,繞了圈子徒生悲涼,嗤笑自難長恨生。
自古狀元難逃勤學苦海,功成名就隻一人,現今,功成名就何所多,熙熙攘攘,金子總會發光,鐵杵總會磨好。人性本善,最初都懷揣著夢,夢很廉價,人人皆有,有夢是第一腳,踏夢是第二腳,圓夢才是第三步,三步看似簡單,走著走著就散了,夢也被現實擊敗躲進牢籠,踏夢很奢侈,有人覺得付出之多回報之少,典型高投出低收益,達不到便放棄,走過雲山雲海,踏過綠水青山,回望,夢還在那裏,一動不動,隻是今非昔比,人已經走遠了,返程票也售光了,要是步行,也沒了動力,一場夢的時間很短,想回味想留住,不是接著做夢,而是化為真正存在的,去緬懷。
時間讓人猝不及防,晴時有風陰時有雨,爭不過朝夕又念往事,是盤散沙,一吹就散。永恒的保存一件事物很難,知識是例外,穩紮穩打便逃不掉。灰暗之際,遙望天空,車到山前必有路,
,學過的知識或許會給予一條生路,又是桃花一樁紅,跌倒了爬起來,荊棘是為條條大路鋪墊的,總是絢麗多姿的景色,難免會有疲憊,吃慣了山珍海味,忽來農家野菜竟如此甘口;偶爾萬綠叢中一點紅,天邊都失了本色,成了襯托。學淵,重己,一生財富。
------題外話------
佛係文,即將完結!
長篇文不久起航,順東風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