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媒體融合發展的號角
刊首快語
作者:丁建庭
在傳統媒體發展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討論不絕於耳。但真正使其確立為媒體變革方向的,無疑是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進入新世紀以來,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象,對傳統媒體形成巨大衝擊。從媒體發展格局看,傳統媒體的受眾規模不斷縮小,市場份額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新興媒體獲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將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從輿論生態變化看,新興媒體話題設置、影響輿論的能力日漸增強,大量社會熱點在網絡上迅速生成、發酵、擴散,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麵臨挑戰。可以說,傳統媒體已經走到了革新圖存的關口。
傳統媒體的出路在何方?樂觀派認為,政府不會撒手不管,危急時刻定會出手“救市”,與其進行無意義的折騰,不如緊抱政府大腿不鬆;悲觀者認為,最終決定傳統媒體出路的是市場,沒有什麼媒體形態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必須開啟一場“自我革命”。
輿論唱衰、人才流失、薪酬下滑……許多傳統媒體,特別是市場化傳統媒體,開始主動尋求變革、推動轉型。從一定意義上說,“媒體融合”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許多傳統媒體幾年前已經開始探索。
不過,這些融合努力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媒體的頹勢。其中一些傳統媒體隻是在玩新媒體概念,跟在別的媒體尤其是新興媒體後麵亦步亦趨——別人搞微博,我也搞;別人搞微信,我跟上……然後給自己貼上“全媒體”的標簽。殊不知,這樣的融合徒有其表,骨子裏仍是傳統媒體的發展套路。另有一些媒體試水非媒產業,雖然取得了成績,但對提升媒體主業意義不大。這類與非媒體產業的“融合”,多少帶有一些放棄主業的味道。
傳統媒體既不能放棄主業,也不能固守舊的思路不放。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傳統媒體當張開雙臂擁抱互聯網,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當前,擺在傳統媒體麵前的最重要課題是強化互聯網思維。既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也要遵循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堅持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麵的深度融合……這才是媒體融合發展的王道。
媒體融合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傳統媒體的變革方向已經明確。但究竟誰能在新一輪變革中脫穎而出,誰能發展成為新型主流媒體,誰又能建成新型媒體集團,一切還是未知數。對於眾多媒體來說,變革的大幕剛剛拉開,好戲還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