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處置電網大麵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適用於電力生產重特大事故、電力設施大範圍破壞、電力供應持續危機等大麵積停電事故。事故發生後,電網、電力企業應及時啟動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各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做好相關工作,必要時,成立國家處置電網大麵積停電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處置工作。
《國家核應急預案》主要適用於核電廠可能發生嚴重核事故的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預案規定,我國核應急實行三級組織體係,即核電廠營運單位應急組織、核電廠所在省(區、市)核應急組織和國家核應急組織,視情況分別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做好應急處置和支援等工作,必要時,由國務院組織、協調全國的核應急管理工作。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適用於超出事件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跨省(區、市)的突發環境事件等。預案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以及預警信息監控。特別重大環境事件預警信息經核實後,及時上報國務院。根據需要,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負責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並按照屬地為主,分級響應的原則,由事件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具體組織實施有關處置工作。
《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適用於特大通信事故及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的通信保障、通信恢複工作等。信息產業部設立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全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複工作。各省級通信管理局負責組織和協調本地區相關應急通信工作,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負責組織開展本企業通信保障和通信恢複,並做好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
第四,四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編製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是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製和消除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範相關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規定,建立全國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與報告網絡體係,開展日常監測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監測信息,及時分析並做出預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事發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和有關規定,作出相應級別的應急反應。實施中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協調開展有關工作。其他級別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發公共事件所導致的人員傷亡、健康危害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預案規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接到關於醫療衛生救援突發公共事件的有關指示、通報和報告後,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迅速組織開展現場醫療衛生救援,並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凡屬啟動各級應急預案的響應,相應級別的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按相關規定啟動工作。
《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業生產嚴重損失和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規定,建立全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報告網絡體係,開展日常監測工作。各級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監測信息,及時分析並作出預警。發生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時,事發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和有關規定,作出應急反應。實施中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農業部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適用於在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預案規定,各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建立全國統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報告網絡體係,設立全國統一的舉報電話,並建立通報、舉報製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一級應急響應由國家應急指揮部或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實施,二級以下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第五,社會安全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編製這類專項預案,是為了嚴格社會安全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社會動蕩。
社會安全類突發公共事件主要是指涉及民族區域自治、戒嚴、集會遊行示威、監管、信訪、企業勞動爭議、行政區域邊界爭議、殯葬管理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的事件。對於這類事件,我國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體係,正處在建立時期。
麵對層出不窮的突發事件,最為關鍵的就是建立核心的危機管理綜合協調機構,專門應對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目前發達國家都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適應本國國情的國家安全決策機製和危機應對機製。例如,美國就建立了從中央的聯邦危機管理局(簡稱FEMA)到各州的標準化應急管理係統,各地方也建立了相應的地方應急操作中心;日本也常設了部一級的危機管理中心;印度政府專門設有“危機管理小組”。與此相比,我國至今仍缺乏具有會商決策功能的綜合體係和綜合協調部門,也沒有建立起處理不同危機事件之間的協調機製,一旦需要動用各方資源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或是多種事件並發,可能會導致政府在處理突發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加以協調,從而嚴重影響政府處理緊急事務的效率。同時,由於目前政府實際部門設置中並沒有專門的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綜合性管理部門,決策主要由相應的行政領導作出,往往存在地區主義、形式主義的問題,遲報、漏報,甚至瞞報緊急重大情況和事件的現象比較嚴重。
二、建立處理突發事件的綜合協調機構
突發事件往往伴隨著公眾層麵上的普遍恐慌,政府應采取滾動新聞、政府公告、記者招待會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發布權威信息,介紹危機治理進展並號召公眾予以配合。同時認真聽取建議,虛心接受批評,積極轉化壓力,努力塑造公信、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這裏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與傳媒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媒體管理是政府應急反應管理過程中的一個突出要素。有效的媒體管理可以增進公眾對突發事件真相的了解,緩解突發事件在公眾中引起的恐慌,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和恢複。因此麵對突發事件,政府應時刻注意保持與公共媒體的溝通交流,對媒體進行有效而富有彈性的管理,學會利用媒體發布全麵客觀的危機信息,穩定社會情緒,樹立政府危機管理的正麵形象,引導公眾配合政府共禦危機。
在突發事件反應過程中,政府及應急組織間的溝通、協調、互助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互助即合作機製是處理突發事件的有效組織模式。這種合作機製的形式可以是政府間的,可以是公私合營的,也可以是國際性的。特別是以下幾種合作方式值得我們推廣:
1.政研合作。公共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重複性,人們對事件發生時的信息有明顯的不熟悉性,容易忽視其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從而造成重大的決策延誤或失誤。而且,突發事件是可能發生在社會的任何一個領域,無論什麼行業的專家都不可能精通跨行業領域的知識。另一方麵,因麵臨“非常規問題”,政府由於領域局限、思維定勢,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會麵臨諸多盲點和誤區。而來自大學、研究機構、谘詢公司的“外部人”,往往能帶來新的視角和新的邏輯和新的對策,推動突發事件應對政策的合理化和科學化。因此,在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係統中,必須建立功能強大的專家庫和方法庫用以輔助決策,加強政府同科研機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