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吐苦水和發牢騷(2 / 2)

我被接回去了,開始從一個小公主,突然別成了一個要學著去善解人意,學著謙讓的姐姐。我那小小的腦袋瓜裏不能理解,明明是我先得到的東西,為什麼那個弟弟一哭,我就要給他。我不明白,明明是弟弟打了我,我不僅不能還手,還要讓著他。我還不明白,明明說好石頭剪刀布定勝負的,為什麼明明我贏了我該得到應得的,還是會被要求讓給他。我對我的弟弟,很厭惡,很討厭。明明就該是我的,我就要讓給一個,不和我一起長大,比我不乖比我吵,比我愛哭比我醜的人。在被接回父母身邊的日子裏,就是我從反抗抗爭到默默習慣和無所謂的過程。

最美好的回憶裏都會有外婆外公的身影,我依靠的除了自己就是兩位老人,這是我所有和父母對抗的東西。我害怕與父母親近,會傷害外婆外公的心,所以,過年的時候,外婆答應了要來陪我睡覺,我就傻乎乎的拿著被子,睡在幾張凳子上,還很不服氣的告訴爸爸“外婆說了她會來”,等到第二天睜開眼,自己是在床上,身邊沒有外婆,心裏很慌張。這份慌張一直到,我見到外婆,她告訴我她晚上來過,但是我和爸媽睡了,她就走了,那一刻鋪天蓋地的自責和愧疚向我湧來。現在才知道,那個點早沒了公交車,外婆無論如何都不會來的,外婆說的隻是哄我罷了。

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浮萍,無依無靠。我以為愛我的外婆外公,可能並沒有我以為的那麼愛我,我討厭的父母也沒有我以為的那麼可惡。我似乎喪失了辨別真假好壞的能力,我就固執地堅信外公外婆是好的,父母是壞的,似乎這個理念垮了,我的前半輩子就完了。

有的時候,看著父母和我弟,覺得,家人應該是像他們那樣的,可以經常吵架,但是撒個嬌就可以好回去的。有的時候,看著他們三個人一起吃飯,就覺得自己是他們的過客,他們隻是用錢在養我,僅此而已。這種隔離感,完全勝過女孩們用的隔離和防曬。我走不過去,他們不願意過來。

七.

失策失策,說好走的抒情路線,差點勾起我的傷心往事。寫東西,一直都該是讓讀者深有感觸,而不是讓自己熱淚盈眶。我寫的是我的感受,讀者不一定能感同身受,過多宣泄自己情感的言語,容易使得我的文字變得廉價,且可笑。寫的是自己的故事,但是卻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故事,把自己寫哭了沒用,把讀者寫哭了寫笑了寫得有希望了,才是真正我目前該去追求的。

其實,寫文這個東西,尤其是寫要靠意誌堅持下去的作品,實在不是我這種定性不強的人去做的。我從初中就有開文,各個網站都或多或少有去劃水吧。每每都是,框架構思好,大概寫了十幾章節,就繳械投降了。我最好的記錄,估計就是高中,我手寫,寫好多。寫隨筆,寫心情,寫日常,寫腦洞,亂七八糟一大堆,寫了也有十幾萬字了吧,那是我最安靜,心思最沉的一段日子。我抽一切時間寫,有想法了就下筆,陽光的,沉鬱的,玄幻的,現代的,古代的,各式各樣,是我最自由的日子。

上了大學,很久沒動筆,這次動筆竟然還是因為感情糟糕,想想也是好笑。但是,寫文這種事情,是你一旦落筆了,開始了,你的所有心聲,所有想法,沉寂的,隱藏的,全部都會開始一一浮現,你會重新開始享受,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