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悲劇
皇桑峪這個地方有一隻餓極了的狼,進村子裏偷吃豬。狼到了豬舍邊,拱開豬圈門,看見豬在圈裏熟睡,便悄悄地走過去,伸開前爪,輕輕地為豬搔癢。豬身上虱子很多,被狼搔癢後,感到很舒服。狼為豬搔到妙處時,豬的四蹄平伸,任憑擺布。
然後,狼微微張開嘴,用牙輕輕咬豬的耳朵,使豬站起來,與自己並排,然後用尾部輕輕碰擊豬的臀部,並排行走。它們走出村子很遠,來到一處山坳裏,狼凶相畢露,猛然向豬撲過去,咬斷豬的喉嚨,喝豬的血,吃豬的肉,從容地離去了。
這個故事中的豬太貪圖享受,喪失了警惕,丟掉了性命。人如果貪欲膨脹,會使自己麻痹大意,而犯錯誤。
(四)俗語故事:人怕出名豬怕壯
三國時期,魏國的大將張遼被曹操封為襄陽牧,鎮守襄陽、合肥等重要地區。一天他回到家裏,來到後宅看到8歲的兒子一瘸一拐,就問他的夫人怎麼回事。他夫人說:“前幾天帶兒子回娘家住了幾天,兒子和鄉間的孩子們登山玩耍時摔斷了腿骨,姥姥家人很著急,就請鄉下的接骨郎為小兒治腿,誰知腿好了以後落下了殘疾。”
張遼聽了,哀歎道:“本想讓兒子繼承父業,誰知道卻遭此劫難。可惜!可惜!”家裏的仆人看到張遼這樣憂傷,便進言道:“我家鄉有一位郎中,醫術精湛,尤其治跌打損傷很拿手,不妨請他來試一試吧?”張遼聽後擺擺手說:“殘疾已成,神醫又有什麼辦法呢?算了,隨他去吧!”張遼的夫人救子心切,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叫家裏的仆人把那個郎中偷偷請到府中為兒子治病。
這個郎中30多歲,一身鄉下人的打扮,他就是安徽亳縣人,著名的醫生華佗。他麵容平靜,卻目光機智,他看了張遼的兒子的傷情,然後說:“傷勢本無大礙,隻是接錯了,不徹底治療會影響少爺一生的前途。”張遼的夫人問:“你看還能不能治好?”郎中說:“試試看,不過治療的時候,你不要在場。”夫人答應了。
郎中讓少爺喝了一碗調好的藥湯麻沸散,少爺感到全身發麻。趁少爺不注意,他把接錯的斷腿踢斷,重新接好,然後又取出一粒接骨丹讓少爺服下,治完以後就走了。
過了一個月,少爺的腿完全好了,走路不再一瘸一拐的,和以前完全一樣。全家人非常高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遼。張遼看到兒子的腿治好了,非常激動,連連稱讚:“神醫!神醫!”
張遼十分敬佩華佗的醫術,想把他留在軍中任職,華佗婉言謝絕了。張遼以300兩紋銀相贈,華佗隻留下10兩紋銀作為治療費用,其餘的全部退回。自此以後,張遼逢人就誇讚華佗醫術如何精湛,醫德如何高尚,從此神醫華佗就有了名氣。
再說蜀國把守荊州的大將關羽,右肩中了毒箭,傷勢非常嚴重,聽說華佗的大名後,便請他刮骨療毒。華佗把關羽的毒傷也治好了,從此華佗的名聲更大了,整個中原大地無人不曉。
有一天,曹操頭疼得厲害,便請華佗來醫他的腦疾。華佗診斷後,對曹操說:“你的腦子裏有一粒沙,名叫混腦沙,必須開顱取沙。”曹操聽後心生疑慮,懷疑華佗是受人指使來殺害他的,就把華佗抓進大牢,最後華佗被害死在大牢裏。
華佗死後,亳縣的父老鄉親十分悲痛,他們都說:“華佗之死,就死在他太出名了,就像豬長肥了就會被宰掉。如果他和正常人一樣,默默無聞地為百姓治病,怎麼會被曹操害死呢?”
從此,“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俗語就在中原地區形成並傳開了。
(五)民間故事:東陽豬
東陽豬
傳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愛吃豬肉,他在杭州做官的時候,聽說東陽的豬肉味道鮮美,就特地派人去東陽買豬肉。
這個差人很愛喝酒,臨走時蘇東坡再三叮囑他不要貪杯耽誤了辦事。一開始,他還很注意,一點酒也不敢喝。順順利利到了東陽,買了豬。在趕回的路上,他的酒癮開始犯了。快到杭州的時候,他還是沒忍住,喝酒了,喝得很多。這下可麻煩了,他喝得爛醉,昏昏沉沉呼呼大睡。買的東陽豬都跑了。酒醒以後,到處追找,結果一無所獲。他不敢空著手回去交差。他想:“管它什麼東陽豬杭州豬呢,反正老爺也不認識,隻要是豬就行了。”於是自掏腰包在杭州附近買了幾頭豬回去冒充東陽豬交差。
話說蘇東坡為了吃美味的東陽豬,特意發了許多請帖,請來不少客人。大家想:蘇東坡是當時的大名人,又是杭州的官員,他的話不會錯,大家都滿懷期待地來了。宴會上大家吃著豬肉,齊聲稱讚東陽豬的美味。“蘇太守不愧是烹調高手啊,東陽豬肉的確是好吃啊!”又有一位客人說:“是啊,東陽豬肉比杭州豬肉香多了,又肥又美。”
蘇東坡聽了大家的交口稱讚,禁不住拿筷子夾了一塊肉一嚐,眉頭立刻皺起來,說:“這恐怕不是東陽豬肉吧?”眾人都愣住了。蘇東坡把差人叫來問道:“這豬是從東陽買來的嗎?”差人怕受責備,一口咬定說:“老爺,這是我從東陽買來的。”
正在這個時候,門口有人來稟報說:“有幾個老百姓要見太守。”
蘇東坡把老百姓叫進來一問,原來老百姓把逃走的豬送回來了。
差人無話可說,隻得承認自己喝醉了酒,把豬丟了。那些剛才大加讚揚東陽豬的客人自覺沒趣,一個個溜走了。
後來,人們都讚揚蘇東坡不但詩詞寫得好,就連豬肉的味道都能識別出真假來,真是了不起。
(六)關於豬起源的神話傳說
我國台灣省布農族有一則關於豬起源的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弟兄兩個人,他們在一起生活。有一天,哥哥對弟弟說:“我想做一隻山豬。”弟弟說:“既然是這樣,那我就做一隻家豚。”哥哥說:“好。”於是就撕下弟弟的衣服,用火燒了燒,拿給弟弟聞了聞,說:“這就是你的身體的味道。”弟弟也拿了哥哥的衣服,用火燒了燒,叫狗聞一聞,說:“你到山裏去,憑著這股氣味,去找山豬棲息的地方。”然後,兩個人就按照他們自己所說的做了山豬和家豚。
在南太平洋赫維島也流傳著豬起源的神話傳說:瑪魯是一位年紀很老的盲人,他和兒子卡深加生活在一起。有一年鬧饑荒,卡深加很難為父親和自己找到吃的東西,他隻能給父親找點香蕉根和魚來充饑,而他自己隻靠漂到岸邊的貝類和海洋生物來維持生命。父親懷疑兒子把最壞的食物給了他,自己偷偷地吃好東西。後來,他才發現兒子卡深加快要餓死了,他冤枉了兒子。他用手摸著兒子的身體,才發現那是一副骨頭架子。倆人抱頭痛哭。父親用椰子和麵包做了一頓美餐,那是留著萬不得已時才吃的。兩個人吃光了這一切,麵麵相覷,隻有等死了。父親叫兒子用草和樹葉把他蓋起來,然後回家待上四天,等到第四天再回來看他。卡深加按照父親的吩咐去做了,當他四天後回來的時候,發現所有的樹葉和草散亂開來,從這裏跳出一群活潑可愛的豬,有黑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斑色的,從此饑餓永遠成為過去。卡深加成了這個島上的偉大首領。
(七)有關豬的幽默笑話
吃豬肉
一個喇嘛想吃豬肉,但又不知怎麼個吃法,就跑到肉鋪裏去請教。肉鋪裏的夥計告訴他用刀剁碎,煮熟就可以吃了。於是喇嘛到刀鋪買了一把刀。他右手拿刀,左手拿肉,走在街上。不料,剛出城,猛然從空中飛來一隻老鷹,把肉叼走了。喇嘛沒有追老鷹,卻仰天大笑說:“哈哈,這隻笨老鷹,你沒有刀,把肉叼走,我看你怎麼吃!”
非洲野豬
生物老師正興致勃勃地在講台上描述非洲野豬的相貌,偶爾目光掃視了一下台下,竟發現不少學生在打瞌睡,於是大為惱火,喊道:“你們要看看我啊!不看我,你們怎麼知道非洲野豬長得是什麼樣子啊?”
我跟貓說話
丈夫和妻子吵了一架,回家時,妻子鐵青著臉,丈夫知趣地去逗貓玩。妻子吼道:“你跟那頭豬在一起幹嗎?”丈夫驚奇地說:“這不是豬,這是貓。”妻子又一口接過來說:“我跟貓說話,要你插什麼嘴?”
(八)有關豬的趣聞
豬殺人
在台灣省雲林縣一個村莊有一年發生了一件豬把人咬死的怪事情。被豬咬死的是一位姓許的老人,他的妻子發現丈夫被豬咬死後,立刻報了警。
經過警方的多方調查核實,咬死許老漢的那頭豬是一頭公豬,事發時,它正和一頭母豬“談戀愛”,正當兩頭豬愛得如膠似漆時,許老漢偏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兩頭豬非常憤怒,就把許老漢咬死了。
警察犯了難:豬咬死了人,卻不能把它們定為凶手,也不好把它們捉拿歸案。隻好嚴肅地告誡當地農民,在豬發情的時候,嚴禁棒打鴛鴦,否則後果自負。
豬與蕩秋千
豬和蕩秋千,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您讀了這個故事趣聞後就能明白它們之間的聯係。
少數民族拉祜族在年節期間,有蕩秋千的習俗,為什麼要在過年過節時蕩秋千呢?這裏有一個與豬有關的傳說。
拉祜族人愛吃豬肉,過年過節時,村村都要紮一個大架子,把大豬吊起來宰殺,大豬忍受不了便狂聲大叫,但無濟於事。大豬隻好跑到天神、地神那裏告狀,說太不公平,請求天神、地神把人吊起來,讓他們也嚐嚐被吊著的滋味。天神、地神聽了豬的請求,感到有幾分道理,於是向人間下一道旨意:“豬可以殺,但是人也要吊起來,以示對豬的道歉。要是不這樣做,就不讓你們殺豬了。”拉祜族人合計了一下,想出一個既不違背天神、地神旨意,自己也不吃苦,還照樣能殺豬的辦法。他們搭起一個與殺豬一樣的大架子,在橫杆上拴上兩根繩索,繩索下端安放一塊木板,人站在木板上,兩手抓住繩子,前後晃動,感到十分有趣。久而久之,形成了過年過節殺豬蕩秋千的習俗。也算是人們對豬的一種道歉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