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航空物流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經濟縱橫
作者:高峰
[摘 要] 文章對近二十年廣西航空物流和廣西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原始數據進行處理、檢驗,並在此基礎上構建VAR模型,運用格蘭傑因果檢驗、脈衝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對廣西航空物流與廣西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提出能適應廣西經濟、航空物流發展的建議,尤其是在構建物流信息平台、航空物流園,及政府政策優待等方麵來促進廣西航空物流的發展。
[關鍵詞] 航空物流;經濟發展;VAR模型
[作者簡介] 高 峰,廣西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係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物流,廣西 南寧,530004
[中圖分類號] F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5)04-0003—0005
一、引言
航空物流是指利用飛機、直升機等飛行器加上配套的地麵服務設施設備,並以現代化程度較高的信息控製平台為軟件核心,能提供高效、便捷的供應鏈服務。航空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發展的後起力量,在整個物流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機場為中心構建的物流園區使區域物流網絡進一步完善,是以公路、鐵路、港口樞紐為中心物流園區的重要補充。航空物流的發展對構建完整的立體交通網絡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客戶個性化需求逐漸增大、社會發展對效率重視的背景下,航空物流以其特有的優勢贏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是連接中國與東盟各國連通的重要門戶。在發展廣西經濟,改變廣西落後局麵的過程中,利用廣西的地緣優勢,把握交通運輸的黃金發展期,構建一個具有高度現代化的物流網絡十分重要。
航空物流的發展水平能體現整個地區的物流發展水平和物流結構優化程度。那麼它是不是直接或間接影響該區域經濟的發展,或者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它們的互動關係是怎麼樣的?本文將通過構建VAR模型進行實證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航空物流、區域經濟發展及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做了許多研究。
薛鳳旋、鄭豔婷(2007)闡述了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港的概念,根據亞太及我國國際港口物流港的發展狀況,創新性地提出了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港—港珠澳合作新模式”[1]。白楊、朱金福(2009)根據航空物流的特點,提出了航空物流的多維物流體係概念。根據我國航空貨運的基本格局和構建中樞輻射式航線網絡的要求,提出建立基於樞紐機場的航空物流係統[2]。曹允春,沈丹陽(2010)通過對航空物流產業的研究,總結了影響航空物流產業成長的原因,並在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基礎上提出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模型 [3]。鍾波蘭、李經山(2011)通過對航空物流服務供應鏈整合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航空物流服務供應鏈整合程度的對策,把重心轉移到供應鏈價值創造最大化,來提高物流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4]。殷繼勇、楊洋(2012)根據廣西航空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利用GM(1,1)模型對“十二五”規劃期間廣西航空貨運量進行預測,掌握廣西航空物流的發展的整體變化趨勢,給製定航空物流發展規劃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5]。秦岩、孫繼湖(2012)認為航空物流的發展取決於組成的子係統的合理定位與協同發展。在分析航空物流各子係統功能定位、相互關係和協同發展意義的基礎上,秦岩闡述了航空物流各子係統協同發展的機製與模式[6]。張梅(2013)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闡述了航空物流的概念,探究了影響航空物流發展的原因和物流服務鏈的特點,構建航空物流客戶滿意度評價體係。從客戶服務方麵對航空物流的改進提出應對策略[7]。
通常,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整體和部分多因素交叉互動呈網狀發展,部分和整體存在或多或少的互動關係,因此研究廣西航空物流與廣西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掌握可能存在的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的關係,及探究相互間的影響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