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般的傳播習俗一樣,廣告傳播習俗作為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具有習慣性、風尚性特征的廣告傳播現象,它也受一定的曆史條件之支配而產生,並隨著人類社會生活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廣告傳播習俗教育所涉及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要闡明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如何決定性地影響了特定的廣告傳播習俗的產生和發展以及人類的廣告傳播習俗對人類社會生活所發生的反作用。
由於社會生活具體的是由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子係統構成的。人類的傳播係統包括習俗性傳播現象不過是滲透於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現象中的一個特殊的子係統而已,因而我們認識把握廣告傳播習俗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即是要把握廣告傳播習俗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之間的關係,研究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與傳播習俗之間的互動關係或曰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
因此,廣告傳播習俗教育的內容之一,是關於廣告傳播習俗現象的淵源流變,即廣告傳播習俗的曆史——人類社會生活究竟如何決定了人類廣告傳播習俗的形成和變化。更進一步說,作為社會子係統的政治、經濟、文化在傳播習俗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在此過程中,廣告傳播對社會又發生著什麼樣的作用?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其作用是否符合人們的目的或需求?如何使廣告傳播習俗能夠對社會生活發揮積極的、正麵的作用,並防止其產生負麵的、消極的影響?如此等等。
廣告傳播活動是由具體的人所開展的。因此,廣告傳播習俗就其根本而言決定於社會生活諸方麵的條件。而就其直接形成而言,則決定於廣告傳播者和廣告接受者的廣告實踐。所以,廣告傳播習俗在人類傳播實踐中形成的機製無疑是廣告傳播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
就構成而言,廣告傳播習俗具有多樣性。
由於廣告傳播習俗決定於社會曆史條件,所以社會曆史條件不同,廣告傳播習俗也不同。質言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廣告傳播習俗。
就具體的形式或手段而言,有口語廣告傳播、文字廣告傳播、電子廣告傳播及利用身體符號、物體符號、時間符號、色彩符號、空間符號、儀式符號開展的廣告傳播活動等多種類型。
人類的傳播活動總有一定的形式、內容、規模,習俗性傳播活動也不例外。那麼,一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廣告傳播習俗又具有怎樣的形式、內容與規模呢?
就廣告傳播活動的主體而言,社會上不同種族、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戶口種類、經濟狀況、居處地域的人們的廣告傳播習俗也往往有異。
就規模而言,廣告傳播有自身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等等。基於不同的廣告傳播活動會形成不同的廣告傳播習俗。
三、應當重視廣告傳播習俗教育
正因為廣告傳播習俗廣泛存在並對廣告活動發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必須注重廣告傳播習俗教育。而注重廣告傳播習俗教育首先意味著必須把這方麵的教育看成是廣告傳播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其次,應注意把廣告傳播習俗教育貫穿於廣告傳播教育的每一個方麵和環節。
例如廣告文案寫作教育、廣告設計教育、廣告媒體教育、廣告策劃教育等,都涉及廣告傳播習俗問題。甚至像廣告史、廣告傳播理論也拋不開廣告傳播習俗教育問題。
再次,要教育學生樹立遵循廣告傳播習俗開展廣告活動的自覺意識。
是否能夠自覺地順應廣告傳播習俗開展廣告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廣告活動是否能夠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隻有使人們牢固建立起遵循廣告傳播習俗開展廣告活動的意識,才能保證其真正重視在廣告活動中自覺利用廣告傳播習俗開展廣告宣傳。
另外,要教育學生掌握利用傳播習俗的正確原則。
例如,趨於消亡的廣告傳播習俗不具有利用價值,要抓住“活的習俗”,特別應抓住那些具有強大的潛在生命力的、即將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的廣告傳播習俗加以利用。
再如,習俗有良俗與惡俗之分,從社會效益出發,顯然應該利用良俗而非惡俗。
最後還應讓學生認識到,一定的廣告傳播習俗總是具有特定的針對性。換言之,麵對特定受眾,廣告傳播者所利用的廣告傳播習俗應為其所喜聞樂見。這是由於廣告總有其特定的傳播對象,廣告所利用的廣告傳播習俗應該是為特定消費群體所熟習的。並不是說隻要屬於廣告傳播習俗就可以為我所用。某電視台常播出方言性的廣告,對於大多數的城市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和農村人而言,這樣的廣告也許很親切,富於吸引力,但都市年輕人更傾向於接受普通話,所以他們並不喜歡這樣的廣告傳播方式。因此麵對他們,這樣做廣告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