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滿族食俗(1 / 3)

滿族大部分分布中國東北三省和北京市。

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薔蒿、蒙菜等)及菌類。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廉、漳、抱、雁、魚等。尤喜食豬肉。豬肉多用白水煮,謂之“白煮肉”。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

滿族人過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養麥為主食,現在以小麥、大米為主食。滿族人一日三餐,習慣早晚吃幹飯或稀飯,晌午吃用黃米或高粱等做成的餅、糕、饅頭、餑餑、水團子之類。做幹飯多用小米、高粱、玉米。

滿洲餑餑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流行於東北等地。滿族人民把饅頭、包子等麵食統稱為餑餑。其式樣繁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黃米餑餑:用黃粘米加配料製成。隨製作的季節和所加配料不同,分豆麵餑餑(春天,將黃米磨成麵,加豆麵蒸製而成)、椴葉餑餑(夏天,“椴”是一種喬木,葉大似木槿,卵形,葉清香。椴葉餑餑的做法是用粘米麵和成麵團,擀成如包餃子樣的麵皮,包上小豆餡,再用椴葉裹上,上籠屜蒸熟即成。還有蘇葉餑餑,做法同椴葉餑餑,隻是用蘇子葉代替椴葉)、粘糕餑餑(秋天,用黃米麵夾豆泥蒸熟而成)。

饊子:用蕎麵或粘高梁粉和麵,揉搓成細條狀,放籠屜上蒸或者用油煎、炸,熟後,拌鹵醬成湯,入口筋道好吃。滿族祭祀時,常供饊子。

打糕:以粘高梁、大小黃米、江米的粘性體物為原料,把米上屜蒸熟成粘飯,取出淋上清水,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榔頭捶打成團麵。做時須撒拌熟黃豆粉,即可揉製成各式各樣的餅類。吃時,蘸糖與蜂蜜食用,十分可口。

淋漿糕:將粘高梁麵、江米麵、黃米麵攪拌均勻後,舀在布袋中,使淋成的汁滴在容器裏,淋好後,上籠屜蒸熟,切成方塊或菱形塊即可食用。其質地細膩、鬆軟,味道香甜。

灑糕:粘米麵為原料。將屜放到鍋上,按屜麵大小,先灑上一層小豆,然後撒上一層粘米麵,蒸熟後再撒第二層。如此反複,一直撒到與屜幫大體相同的高度為止,最上麵再鋪上一層小豆。待此層小豆蒸熟,糕便做得,其味甘美香細。

薩其瑪: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其前身是搓條餑餑。做法與打糕大體同,即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複打成麵團,之後蘸熟黃豆麵搓拉成條形,油炸後切成塊,灑上一層熟黃豆麵或白糖即成。此外,還有金絲糕、太陽糕、涼糕、驢打滾等。

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粱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主食品種豐富,有停悸、煮悸博(餃子)、米飯、林米水飯、高粱米(休米)豆幹飯、治略、豆擦糕、酸湯子等。好吃粘食和甜味食品。

滿族人喜歡吃粘食,餑餑是滿族人祭祀中必備祭品。因為它便於攜帶並且經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軍糧。它至今仍是滿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節不同做法有別,春做豆麵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豆麵餑餑,是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麵蒸成。同時將黃豆炒熟磨麵,餑餑蘸豆麵,呈金黃色,又粘又香。蘇葉餑餑,是將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麵,將小豆煮爛成豆沙,包人蘇葉中蒸成。蘇葉為農家所種,味清香。粘糕餑餑,也是將大黃米、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麵蒸成,內可夾小豆泥,食用時蘸糖或油煎。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酸菜即成為主要蔬菜。酸菜是滿族必不可少的,每到秋涼時,他們要幾百斤、上千斤地貯存大白菜。除了地窖存菏以外,他們把大白菜醃在缸裏,加鹽、水,用石塊壓實。不久白菜醃成了酸菜就可以食用了。把酸菜切成細絲放在豬肉燉粉條裏,解膩去油,幫助消食,味道鮮美。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肴。

滿族人習慣養豬,每年過年殺的年豬,把一部分肥肉醃在壇子裏,以備一年的吃用。其餘的用來改善生活,款待來客。最習慣吃的是白肉、血腸、豬肉、酸菜粉條。吃飯時,把做好的菜連鍋端上,將飯桌中間可自動開合的圓板拿下,鍋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對準鍋底加熱。有的人家備有寬沿大火盆,將萊鍋坐在支起來的鐵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鍋嘟嘟作響,眾人盤膝圍坐,從鍋中直接夾菜,麵前放一醬碟(放在火盆沿上)用來調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