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落石出(1 / 3)

江湖中人皆知茅山派《上清劍法》共有三十九招,卻不知這劍法還有第四十招。這第四十招不僅是一招劍法,還是一個武功境界——這個境界喚作“徊風混合境”。

茅山派曆代高人練成這一招的方式俱不相同,威力也大有不同:陶弘景陶天師天縱之才,少年時便把《上清劍法》三十九招融而為一,練成了第四十招;胡究一脾性執拗,他為了練到“徊風混合境”,耗費十年之功,隻苦心鑽研第一招的心訣和招式,硬生生從中分出了一招;何癲卻是在瀕死之際,靈犀忽動之間,將三十九招的招式盡皆忘去,這“由無生有”之道,卻是暗合了道法,從而練成了第四十招。也虧得他重傷將死,彌留之際才能把練了幾十年的武功忘得幹淨。

何癲是難得的武學奇才,他本該在十年之前就練成這一境界。可他當初為情所困,自甘墮落,日以繼夜地借酒澆愁,以至於武功荒廢了十年。直到今日,值此生死關頭,得魏尺木一語入耳,頓悟上清道法,這才練成了神功。

白虎猶自不信,心中叫道:“怎麼可能!他怎麼忽然間就武功大成了!”這般想著,他已勉強運起一刀,劈向何癲。

何癲手中長劍輕輕一顫,便有白紫二色的劍光,衝天而起。刀劍再次相交,刀芒被劍光瞬息吞噬,隻聽得“叮叮當當”一陣亂響,白虎手中的那柄虎頭金背大刀上赫然出現了一道道細微的劍痕!

就在此時,何癲手中長劍也生了變化:那劍身開始一點點剝裂,一層薄薄的暗鐵脫落,化作灰塵,露出了一段霞光晶瑩的劍身。那劍身之上散發著一絲道法氣息,上麵還刻有“真誥”兩個道文。

何癲輕輕摩挲著長劍,口中喃喃道:“此劍名為‘真誥’,我將其封了十年,今日大徹大悟,看破紅塵,斬卻相思,改名為‘破塵’。”說著,內力湧入雙指,隻聽得“哢嚓”一聲,已將那劍尖夾斷了一截!

人老與魏尺木尚不知這“真誥劍”的來曆,白虎卻是滿眼不信,嘶吼道:“這是茅山陶天師當年的佩劍‘真誥’?不可能!你怎麼可以毀了‘真誥劍’!”

這“真誥劍”的確是陶弘景的佩劍,當初他《上清劍法》大成時,機緣巧合間悟出了一套劍法,取名《真誥劍法》,又鑄造一劍,取名“真誥劍”。此劍成於陶弘景道法大成時,當時正有霞光橫空而現,被陶弘景信手拈來,鑄於劍身之中,因而此劍一出,便會放出耀目的霞光。這劍後來到了何癲的手裏,他便是憑著這一柄長劍與葉拈雪在一年之中,連戰連捷,縱橫江湖,所向無敵。後來葉拈雪折返冰門,何癲心灰意冷,便用暗鐵封住了真誥劍的霞光。

白虎見了這霞光,自然知道這是真的“真誥劍”,他見這寶劍被毀,竟然心疼不已,當下運起大刀,又招呼了人老,一齊對付何癲。

刀影指氣疏忽而至,那如今叫做“破塵”的斷劍,霞光再盛,將刀影指氣盡皆碾碎。何癲如今功力大進,以一敵二並不吃力,數招下來還隱隱占了上風。他叫道:“魏小友,你先走一步,待我料理了這些人,再去尋你。”

魏尺木見何癲武功大成,知道他再無危險,索性應聲而去。白虎人老被何癲劍勢逼迫,無暇分心,那些摩尼教眾哪裏肯讓魏尺木這般走脫?當下便有一人縱身而起,要拿下魏尺木。

何癲瞥見,左掌輕拍腰間的酒壺,從中崩出了一滴黑酒,被他彈指一送,“嗖”的一下便射入了那摩尼教徒的背後。那摩尼教徒被這一滴黑酒穿胸而過,胸前赫然多了一個血洞,須臾身死!

其餘教徒見了,驚怒交織,便又有幾人去追魏尺木,卻都被何癲拍彈之間,滴酒所殺!如是幾番,何癲一連殺了七八個人,摩尼教徒被嚇得肝膽俱碎,盡皆後退,再沒人敢上前去攔下魏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