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人能帶走的是什麼,帶不走的是什麼(1 / 1)

有一個很傷感的故事,說一個財主到了人生的盡頭後悔不迭。他對這一生真是無盡的悔憾!他年輕的時候喜歡斂財,以為隻要有財他就可以快樂。為此,他拚命地賺錢,通過各種手段為自己謀取財富。

財主有兩個女兒,在女兒不到十歲的時候,母親就離開了人世。為此,撫養兩個女兒的重擔落在了財主的身上,但財主無心去照顧自己的女兒,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到了一個鞋匠家庭,然後定期地給那個鞋匠家金錢。

財主從來沒有去看望他的女兒,不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而是他把畢生的目標都放在了金錢上,隻要有錢,財主什麼都願意舍棄。

轉眼,財主到了暮年,他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年輕氣盛,他現在回想起來才覺得有一個舒適的家庭重要。於是,財主找到了他的兩個女兒。他的兩個女兒好像並不認識財主,但財主有大量的財富,兩個女兒也是被虛榮心迷惑了,答應和財主生活在一起。

財主以為有女兒在身邊,自己會幸福。但是,兩個女兒根本無暇關注財主的心靈,她們更看重的是財主的財富。財主傷心極了,難道金錢比親情還重要嗎?

無奈,兩個女兒“死心不改”,財主隻好和女兒就這樣將就地過著。

日子一日日地過去了,財主因為年邁害了病,在感覺到自己不久就要離開人世時,把兩個女兒叫到了身邊,希望女兒們能陪他度過接下來的日子。兩個女兒雖然口頭上答應,但心裏看中的並不是這份親情。

很快,財主氣息奄奄,他最希望的是此時兩個女兒就在他的身邊,可是,他的兩個女兒呢?她們早就跑出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財主就這樣一個人躺在床上,人生就像過電影一樣,才明白辛苦了一輩子,卻到頭來連親情也失去了。懷著無盡的悵恨,財主悵然地離開了人世。

這種故事,我們可能聽說過,如果你還沒有深入體會,建議你看看巴爾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吧!他的一生是辛辛苦苦地度過,可是到頭來換來了什麼呢?女兒的背叛還是?相信,葛朗台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一定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

我們也應該明白,有些東西是帶不走的,例如物質上的財富等,有些東西卻可以陪伴我們的終生,例如智慧、誠信等。我們不必要為了那些帶不走的東西苦苦糾纏,那樣人會活得很累。

放開吧,把目光注重在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上。有的事有的人我們必須要錯過,有的東西我們也不必去苛求。做好自己吧,去發現身邊有價值、意義的東西。你的親情、你的健康、你的事業、你的智慧遠比那些浮名虛利重要。就算你一時不可能過得很好,但不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或東西上,照樣可以這一生活得很有意味。

並不是隻有金錢、財富我們才會人生無悔,它們隻是滿足了我們一時的榮耀感,並不會讓我們幸福長久。我們有必要放棄對那種追逐,以免傷痕累累之後才後悔,白白活了一輩子,卻到頭來連最珍貴的親情、友情、愛情也丟掉了。

讓我們擦亮雙眼,仔細地看一看,什麼東西才是值得我們擁有的,什麼東西不值得我們過多地去計較,這樣,放下不必要的累贅,就可以輕鬆前行。

智慧點燈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並不是我們想擁有什麼將來就會擁有什麼。我們必須要擦亮雙眼,明白什麼該舍棄、什麼才值得去追求,不要等到後來再後悔不迭,像葛朗台一樣因為奢求財富而失去了親情留下了人生無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