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地,我們因為工作而感到勞累,認為人生注定要在勞累中度過。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不願意再過那種繁瑣而又無所希望的生活。
畢竟,人不是一輩子都在勞累中度過。必須要學會勞逸結合,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要知道,人不可能是一台機器,不可能總繃緊著弦,萬一哪天弦斷了,我們的人生就可能毀了。
就像是草木的生長,它需要經過發芽、成長、成熟和枯萎的過程,在它發芽的時候,我們不能要求它成熟,而在它成熟的時候,我們不能要求它再發芽,必須要按照它各個階段的生理特征它才能更好地生長。
人也是如此,要在自己思維的指導下有意識地工作,而要是一味地工作,以一種狂熱的心態去工作,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了。畢竟除了工作之外,我們並不是一無所有,並不是隻有工作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林濤是某一大型公司的員工,為了盡快取得更多的成績,他天天往返於上班與下班的路上,平時連吃飯的時間也少有。在公司裏,每天八小時工作製,而林濤往往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林濤認為,這樣抓住時間,可以及早地完成任務達到目標。
起初,老總布置下來的任務林濤都能及時完成而且還有成效。漸漸地,林濤感覺到空有餘心而力不足,同事李頌知道林濤平時太累了,就邀請他星期天到公園裏走一走,或者去爬山消遣,林濤卻一口拒絕了,那樣不是在消磨時間嘛!不行,我得工作,每時每刻也不能鬆懈。李頌說那樣長期下去不行的,林濤卻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時間長了,林濤漸漸地感到體力不支。
在好友的勸說下,林濤才來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他太累了該休息休息了,如果再這樣下去,身體就要垮掉了,而且,醫生建議林濤工作固然重要,身體才是最為關鍵的,人不是機器,不能始終繃緊著弦,勞逸結合,才會把事情做好。
林濤聽說,想起了一些因心力交瘁而早逝的人物,不免心裏一陣餘悸,他才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學會休息,工作和生活才能穩步提升。
果然,采取了醫生的建議,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下班的時候放開膽量地休閑,林濤的業績穩步提升,比他當初預想的進步還快。
林濤業績得到了提升,並不是他一味地工作,如果隻知道工作,身體累垮了,是對生命所進行的危害而且工作業績也可能滑落。
一個為工作發狂的人,他不會很好地生活。在別人的眼裏,他隻是一個可憐的工作狂,別人會用不屑的眼光看他那種隻要工作而不要其它的蠢樣,即便他是因為的確有任務在加班,但是不知道合理地調整工作和休息之間的關係,就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就是在以生命的代價換取虛妄的名聲。
我們不必為了工作而工作,畢竟除了工作之外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去追尋的東西,我們有必要成為既能工作又懂得休息的人,這樣,才會有一個愉快的人生。
智慧點燈
人生需要工作,但成了工作狂忘掉了休息就大大不必要了。要知道,大凡有成就的人,在他們工作之餘,會知道適時地休息,要不,為什麼在我們上班的同時要有端午節、中秋節等一些假日呢?同樣,懂得工作又懂得休息,才能成就陶淵明這樣的山水田園詩人,才能成就乾隆微服私訪既遊覽了山水又了解了民情讓國家進一步昌盛的傳奇人生。我們有必要過那種生活,那樣,人生才會愜意而又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