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最在乎的可能就是榮譽了,不讓自己的聲名被褻瀆,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想要的結果。
辛辛苦苦拚搏了一生,可能到後來一無所有,可能到後來聲名掃地,可能到後來身敗名裂……
不敢再繼續想下去,但我們有必要維護自己的榮譽。而榮譽,每個人都想讓自己光彩奪目,通過其它的手段,例如爭名奪利、沽名釣譽,這可能不是我們每個人願意走過的道路。因為,通過那些手段讓自己達到了成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畢竟我們缺少內在讓自己永生不敗的力量。往往在我們獲得成功的光環後,一些意外的打擊會讓我們的人生再一次地沉淪。
有的電影明星,在他們沒有成名之前,通過權或勢、找靠山等讓他們的人生發生突變。在他們成功後,往往會因為某些緋聞、成功前的劣跡等,讓愛著他們的粉絲們對他大跌眼鏡。結果,他承受不了各種流言蜚語的重傷,一些人選擇了輕生。然而,我們為什麼不能讓那些外在的壓力消失殆盡呢?
我們成功,是靠心計、機關算盡達到的嗎?我們不必通過那些方式讓自己達到目標。因為,我們借助別人達到了自己的目標,當某一天別人不再信賴我們甚至與我們反目成仇,我們就有可能一落千丈,再也無翻身的可能。
細細地想想,曆史上那些真正的偉大的人物,都不是通過心計讓自己達到成功的。蘇妲己、呂雉她們可謂是別有心計,可想想她們在當時多風光,然而幾千年後的今天她們留下的是什麼樣的聲名呢?
所有的一切,隻有靠勤奮踏實,才能是通過榮譽的必經之路。而炒作、包裝雖然會讓我們獲得一時的功名,但那種投機取巧的心理畢竟不會讓我們幸福長久。我們要想一生都被光環籠罩著,有必要踏實地做事。人不可能一步登天,如果不去潛心地修養自己,我們是很難修成正果的。
記得有一句話,“百煉成鋼,千煉成金、萬煉成精、億煉成仙”,這顯然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去苦心休養,縱使我們有可能成鋼,但我們滿足那種半紅不紫的狀態嗎?很多人都不希望人生有那種結局,他們希望人生更輝煌,於是,他們再進一步地潛心修養,當他們成了金,就發光了,就是大眾心目中的精英了。很多人到這一步就戛然而止,如果再堅持下去,就可能被別人認為瘋子,像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高他在當時可謂是苦心經營,然而他的作品並沒有讓別人得到理解,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瘋子,對他嗤之以鼻,而梵高去世後才被人們發現他的偉大,去世後被奉為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同樣的是杜甫,他的一生可謂是艱難多病,生前並沒有像李白那樣風光,然而,他仍能堅持自己,在寂寞和病苦中度過。一千多年過去了,杜甫終於成為了和李白齊名的大詩人。這就是有些人修煉到了一定程度而成為精,別人不發現他他就可能就此淹沒,一旦被別人發現,他就有可能就此改變曆史。像薑太公、諸葛亮,他們是被別人發現也有了一定的修養,從而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進而影響千秋萬代。《新白娘子傳奇》裏有這麼一句歌詞“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啊,我們要想有更好的結果,必須去潛心打造自己。當時釋迦摩尼離開了榮華富貴的皇室生活,選擇了修行,終成正果。而要是釋迦摩尼安於他王子時的生活,山呼萬歲、一呼百應,當時是很風光,可是,幾百年後他就被世人忘記了,更別說兩千多年後他還能留在人們的心底。
所以,我們要想有至高無上的榮譽,投機取巧是行不通的。我們有必要踏實勤奮,用自己的努力獲得屬於自己的成果。當然,隻有我們努力換來的果實才是值得我們擁有的,而要是被別人給予甚至施舍,那些成果最終會屬於我們嗎?
或許隻有當某一天,那些從別人那裏或者通過其它手段獲得的名譽等消失殆盡,我們才可能幡然醒悟,原來,一生當中並沒有真正的業績,不過是烜赫一時、曇花一現的人物罷了。而一些大人物,像莎士比亞、愛迪生、曹雪芹、李時珍等,他們的成功可不是一時半會,你會發現,他們的一生都在勤奮地努力著,幸運之神才會垂青他,讓他永立不敗之地。
智慧點燈
人不得不踏實,不得不勤奮,隻有踏實,隻有勤奮,才不會被排斥在榮譽之外。而要是企圖走捷徑,像王熙鳳那樣費盡心思,可想最後的結局是什麼。而人最在乎的就是那種結局,成敗與得失,往往就在那人生的最後一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