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營養不良的計算公式
有人認為一談到營養不良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生活水平這麼高,孩子都不會有營養不良。其實這是個錯誤的想法。現在營養不良的孩子還是不少的。
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由於蛋白質及(或)總熱能長期不足所引起。主要表現為消瘦、體重減輕或水腫,嚴重者常有內髒器官功能紊亂,影響心髒、肝髒、腎髒等器官功能。
所以說營養不良也是一種病。從外表上看,孩子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麵黃肌瘦、皮下脂肪變薄、肌肉鬆弛等。但單憑目測是不準確的,必須根據孩子的體重、身高和測量皮下脂肪,才能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家長可根據年齡,計算出孩子的正常體重,再將所測的體重與正常體重進行比較。
1~10歲孩子正常體重=年齡×2+8.如果所測的體重低於正常體重15%~25%,就是輕度營養不良;低於25%~40%,為中度或重度營養不良。
此外,還應考慮到身高因素。一般矮1厘米,體重應減200~300克;如果孩子身高較矮,體重偏輕一些也屬於正常。
18.為什麼孩子會低血糖
許多孩子會無緣無故地感到疲勞,甚至有時候突然站起時頭暈甚至暈倒在教室裏,這可能與血糖低於正常水平有關。
低血糖患者常常會少進一餐或進餐時間延誤就會感覺虛弱,頭昏或易怒,有的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這是因為大部分的血糖是為大腦所利用的。大腦缺乏血糖供應會出現思維方麵的障礙,甚至情緒低落、抑鬱或易怒。葡萄糖是大腦唯一可以利用的燃料。當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的時候,身體特別是大腦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有時即使有大量的糖原和脂肪等長期能量儲備,因為轉化需要時間,低血糖症狀仍然會發生。
很多情況會造成低血糖,誤餐或消耗大量能量後沒有及時補充食物是最常見的原因。也有一些兒童天生有低血糖的傾向,但多數情況,低血糖可以通過選擇正確的食物和保證規律的進餐來避免。
當然,低血糖時機體自然而然地會出現對那些可以迅速升高血糖食物的渴望。希望進食,特別是向往甜食和澱粉類食物。
日常預防兒童低血糖,家長要為孩子選用水果、蔬菜、穀類食物、豌豆和蠶豆等各種豆類、某些肉類和魚類。避免食用易消化的糖類或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因為高血糖生成的食物吸收快,一段時間後血糖會迅速下降,從而引起機體血糖降低。
19.營養狀況不能單憑“目測”
我們往往通過看孩子的胖瘦來判斷一個孩子的健康程度,但這並不完全正確。一個健康的孩子會表現出以下特征。
(1)從營養與健康的關係看,符合標準的身高和體重是健康的標誌。幼兒如果營養充足,身體的發育肯定會合乎一般規律的。例如,幼兒體重(千克)=年齡×2+8;幼兒身高(厘米)=年齡×5+75.
(2)嬰幼兒出生後,從母體帶來的抵抗疾病的抗體大約在出生後6個月就消耗完了,所以出生6個月後各種傳染病很容易發生。為了預防傳染病,嬰幼兒要進行各種預防注射,即預防接種。這對於一個營養充足的孩子來說,將會對抵抗傳染病的發生起重要作用。可是對一個瘦小虛弱的孩子來說,所起的預防作用則將是有限的。
(3)喂養不當的孩子智力都很低。一些學者觀察了營養不良和營養正常嬰幼兒的行為特征,二者在“遠距離交往”上明顯存在差異。前者,能離開母親獨自玩耍,而且會用眼神、聲音、微笑、手勢與小朋友交流。而營養不良孩子的遠距離交往能力差,膽小、害羞,離不開母親,語言、符號的使用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