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打比賽中動作節奏和戰術節奏(進攻節奏,防守節奏),能有效地調動和控製對手,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引言節奏,一般是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在武術套路裁判法中是指動作的時間變化,動靜、快慢的處理技巧。散打是武術對抗性競技項目,運動員雙方在比賽中互以對方的技擊動作進行鬥智、較技,具有強烈的對抗性。踢、打、摔立體攻擊,攻防瞬間轉化,其節奏體現在雙方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攻防速度、攻防的轉換和相互製約,以及各種攻防技戰術的變化。它不象武術套路節奏那樣是預先編排好的,而是隨機的、複雜多變的、不和諧不穩定的。
在整個比賽中,運動員使用技、戰術始終處於發揮與反發揮、限製與反限製的激烈競爭之中。運動員要爭取主動,奪得比賽的勝利,必須在比賽中控製節奏,運用節奏變化達到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在比賽雙方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正確地把握節奏,可減少體力消耗和無效行動,對於在劇烈的散打比賽中奪取勝利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散打比賽的節奏是戰術靈活多變的關鍵,是運動員身體和心理素質、技戰術水平、場上意識等因素的綜合表現。散打運動實踐表明:誰能在比賽中控製節奏,運用節奏變化來調動和壓製對方,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權,以至贏得勝利。所以,散打比賽節奏掌握得好壞,直接反映出一個運動員的攻防能力和比賽水平。本文對散打比賽中的節奏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一、動作節奏
散打比賽的節奏分為動作節奏和戰術節奏。戰術節奏包括進攻節奏和防守節奏。在此分別進行討論和分析。所謂動作節奏是指運動員在完成攻防技術動作時,技術動作的各部分所表現的強弱和時間間隔的關係。武術散打踢、打、摔諸種技法動作繁多,不論是單招還是組合連招,都存在著節奏。適宜的動作節奏是時空概念與精確熟練技術的密切結合。散打運動本身對每個技術動作的節奏有相應的規格要求,按這種要求去完成動作,不僅能使運動員更快地掌握技能、形成技巧,在比賽中得到較好的攻防效果,而且能使運動員身體備運動環節之間與內髒器官之間的配合更協調,節省體內能量的消耗。例如,做"轉身橫掃腿"時,要正確把握頭、腰轉帶大腿,大腿再帶動小腿擺動這一動作順序和時機。如果先擺腿,就不能形成合理的節奏,即使用再大的勁,也事倍功半,完不成動作。再如,做"前蹬腿→左右衝拳→退步→上步雙抱腿摔"連招時,要求前蹬腿接左右衝拳要快、猛;退步要慢,誘敵深入;上步雙抱腿要潛避及時,上步、抱腿、抬頭、塌腰、蹬腿要銜接好,一氣嗬成。因此,在做此動作時,對動作各部分曆時的長短、用力的強弱、肌肉的緊張與放鬆等,都有明確的要求。按要求去做,才能形成該動作的合理的動作節奏。這就要經過多次重複練習,逐步由大腦皮層將來自各感受器的刺激分析綜合,由泛化到分化,最後達到自動化,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動力定型。每當一種新的運動技能達到動力定型階段,那麼具有該技能節奏特點的運動節奏感也就形成了。在整個比賽中,情況瞬息萬變,運動員雙方始終處於發揮與反發揮、限製與反限製的激烈對抗之中,所以運動員能成功地保持自己的動作節奏,破壞和幹擾對方的習慣動作節奏,對於提高攻防效果、把握主動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於對手的積極對抗,任何運動員的動作節奏都不可能不受對手的幹擾,所以這就要求運動員能主動地調整和改變自己的動作節奏,根據對手的對抗活動主動應變。如改變習慣的側彈腿動作節奏,在踢擊時突然加快或有意識地放慢速度與對手的防守形成"時間差",就會獲得更好的擊打效果。由於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身體素質的差異,其動作節奏也千差萬別,動作節奏上的差異就反映出運動員不同的技術風格和特點。
在教學訓練中,首先必須指導運動員全麵理解每個技術細節,啟發運動員的積極思維,加深對動作規律的理解,采用重複、變換練習法,促使運動員形成合理的動作時間、空間和動態結構,正確、熟練地掌握動作使之達到規範化,特別注意形成合理的動作節奏。例如,學習"側踹腿"時,攻擊腿的提腿、展髖、踹擊要協調連慣,腰、髖關節的扭轉與支撐腿腳尖的輾轉要和"踹擊"同時進行等。其次要發揮適宜個人特點的動作節奏,如側踹時提腿或展髖與踹擊之間的稍停頓,也有利於選擇時機及變換攻擊角度。比賽情況幹變萬化,運動員保持和調整自己的動作節奏能力取決於高超熟練的技巧,運動員技術水平越高,其技術動作節奏變化的範圍就越大。
二、戰術節奏
1.進攻節奏
當前,散打比賽的戰術思想是"積極主動、以攻為主、快速靈活",進攻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和打法。運動員在比賽中如何把握進攻的節奏,是取勝的關鍵。要掌握主動權,就要運用多種進攻形式,如佯攻、速攻、搶攻、退擊等,把不同節奏的各種戰術活動合理地組織起來。各種進攻戰術的交替運用和銜接關係實質上就是掌握節奏的關係,具體體現在對攻守技戰術的選擇和運用上。進攻節奏是攻防節奏的主導,應根據主、客觀的需要和可能進行掌握。由於比賽對抗激烈,對進攻節奏的運用要具備靈活性和實效性。在瞬息萬變的比賽中能審時度勢、沉著冷靜,根據臨場各種因素的變化,精確分析、判斷,盡量做到揚長避短、克製對手,而不能墨守成規。要機動靈活地運用快節奏的速攻或慢節奏的打法,掌握快慢的辯證關係,從而選擇到和創造出最佳攻擊時機,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目的,提高進攻活動的效果。例如,在對手技術不如我方,表現出膽怯時,或在對手困惑、疲憊、受創時,就要運用速攻,快速果斷出擊,大膽積極進攻,攻擊時高速度、快節奏,一氣嗬成,不給對手留有喘息的機會;如當快攻受阻,組織二次進攻時,就要有意識地放慢節奏,運用佯攻、虛引等迷惑對手,等待、創造時機,逼其暴露破綻,再乘勢攻擊,以取得最佳的擊打效果。但慢節奏的打法隻是快節奏進攻的一種調節和過渡,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一張一馳,文武之道也"。所以進攻時,要有強烈的節奏意識,要善於分析、判斷,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調整節奏以取得主動。做到"快變",就能抓住更多的戰機去攻擊對手。要使運動員逐步形成節奏鮮明,快為主調的風格。在教學訓練中,可用以下方法促進運動員進攻節奏的形成:(1)連擊沙包:遠、中、近距離麵對沙包,聽到開始口令後,用多種攻擊方法快速、連貫擊打沙包3~5次,移動脫離後再次攻擊。每組2分鍾,組間休息1分鍾,完成3~4組。要求:快速連擊,變線多點,輕重分明。(2)連擊活靶:甲方左、右手分別持一腳靶,在移動中多方位出靶;乙方經判斷後用多種攻擊方法連擊3~5次,拉開距離後重複練習。每組3分鍾,組間休息1分鍾,完成3~4組。要求:判斷準,攻擊到位快,方法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