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儒家文化核心價值觀之“誠信觀”(2 / 3)

其次,誠信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必須成為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將誠信建設融入企業員工隊伍建設,讓企業員工積極踐行誠信價值。培育一流的愛崗敬業的員工隊伍,是企業發展的重心,企業員工的道德水準,將影響到整個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員工作為消費者和社會其他成員的直接接觸者,他們的誠信言行也就代表了企業對於顧客和社會的誠信言行。因此,要把誠信建設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從而建設特色的誠信文化體係,就要建立有效的內部學習機製,將以誠信為核心內涵的企業文化納入員工培訓體係,喚起員工對誠信價值觀的認同。更重要的是,要使員工把講誠信作為為人處世和從業的基本道德準則,從自身做起,從到崗到位、按章作業、依法辦事等日常工作和小事做起,自覺實踐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誠信價值觀要真正落實,必須從細節抓起,微小的差錯都會對企業的信譽造成巨大損失。

最後,在企業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誠實守信應當成為第一準則,營造誠信的外部環境。企業要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必須贏得各方麵的信任,而信任一定是相互的。所以隻有企業自身保持誠實守信,才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在相互信任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和社會才能健康發展。從企業的外部環境來看,除了要處理好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維護生態環境、注重可持續發展這些與國家、與環境的關係外,更重要的是處理好與消費者、與其他企業尤其是同行業的關係,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消費者是企業的上帝,吸引消費者和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是企業的責任,但能否始終如一信奉,有賴於企業的道德觀念和高度的責任心。日本都陶公司總裁稻盛和夫說:能夠成功地經營大企業者,就是那些使顧客獲得更多好處的人。注重誠信環境建設的企業必然會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獲利,這是有“義”之“利”,是長久穩定的“利”。因此,企業要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高質量的產品來贏得顧客的信賴,更應該積極創造一個相互信任的競爭環境,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客觀需求。

企業“誠信”缺失危害很大,它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甚至許多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而且因為誠信缺失,致使企業品牌一夜倒塌。如作為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以及中國的三鹿和雙彙都是最好的例證。加強現代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最基本保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誠信倫理觀念已深入人心,對其再賦新意,讓其再植靈根,對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是大有好處的。

以上我們以孔子“以人為本”的倫理思想為基礎,分別從“仁愛觀”、“義利觀”和“誠信觀”三個方麵分析了儒家思想對塑造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這些價值理念是構建中國化企業文化的源頭。但是企業絕不能空談義理,更重要的是要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把這些儒家價值理念貫徹和落實到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中去。現在的很多企業之所以危機重重,根本原因就是輕視甚至是背棄了這些價值理念,所以重新認識和重視這些價值理念的作用對於中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下麵我們就蒙牛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做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以展現儒家價值理念的重要性。

1.蒙牛案例

2011年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對全國液體乳產品抽檢結果公告,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的一批牛奶產品被檢出含強致癌物黃曲黴毒素M1,含量超標140%,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12月25日淩晨,蒙牛乳業公司在其官網上發布《情況說明》,並向“全國消費者鄭重致歉”。2012年3月30日,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八步鎮中心小學發生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約70名學生當天在食用蒙牛牛奶和麵包早餐後出現嘔吐、肚痛等中毒症狀,此事件又一次將蒙牛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回顧蒙牛的發展曆程,它作為民族品牌的傑出代表也贏得了不少聲譽,但是這幾年的發展曆程中可謂危機重重。具體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其核心價值觀出了問題,沒能足夠重視“仁愛”、“道義”以及“誠信”這些最起碼的價值觀。蒙牛作為中國的企業離自己的傳統價值觀越來越遠,這是值得蒙牛深刻反思的。

首先,蒙牛沒有堅持“以人為本”,對消費者缺少“仁愛”之心,背離了孔子“仁者愛人”的道德關懷。乳產品生產最重要的價值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對生命和對健康的關愛融入整個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等環節當中,這是乳產品企業的立業之本。蒙牛公司生產出含有致癌物質的乳產品,是對消費者生命健康的不尊重。其實在2008年,蒙牛在121批次受檢產品中就有11批次液態奶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但之後也沒引起蒙牛的高度重視。這越過了企業的道德底線,這樣的產品和企業隻能導致公眾“群起而攻之”,最終遭到市場的唾棄。如果不能及時端正自己的價值觀,把對人的“仁愛”融入企業管理中,再多的道歉也無濟於事。

其次,蒙牛生產出含有致癌物質的牛奶產品,說明在運營過程中隻顧自己謀利,而忽略了自身對於消費者、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的責任,以錯誤的義利觀為價值導向,重利輕義。作為一個社會成員,保證產品的質量是企業所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和社會責任,追求利益對一個企業的發展無可厚非,但是企業絕不能夠光顧著賺錢而任意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蒙牛從2010年到2012年連續3年出現飲用蒙牛牛奶導致中毒的事件,其中蒙牛的“特侖蘇”和“隨便”巧克力雪糕也被指責添加劑超標。蒙牛為了賺錢而置產品的質量於不顧,甚至生產出危害消費者生命健康的產品,這已經關係到人們生活的安危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對利益的追求必須有一定的限度,應該用正確的義利觀指導企業的生產,以義製利,隻有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才能使得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