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夜很長,繁星的明亮足以照亮整個世界,溫和的風宛如少女的手,那般柔軟,輕撫在人們的臉上,使人心曠神怡,這是一個安詳的夜晚,每個街道,每個巷子,都很寂靜,唯獨一棟大宅子裏一間小屋子燈火通明,往裏一看,一個身長八尺,蒼老的花白胡子沒有掩蓋住他英俊的麵孔的人,一襲淡藍色漢服,跪坐於地,研磨提筆,又放下,眼淚不自主的往下流,又提筆,又放下……
在這個人再一次放下筆後,門外隨從傳話道:“丞相,郭攸之、費禕、董允,到了,是否讓他們進來?”
諸葛亮定了定神,擦拭去兩眼旁的淚漬,輕咳幾聲,緩緩的站了起來,對著門外說:“嗯,讓他們進來吧!”
說罷,又緩緩地坐了下去,門打開了,清涼和煦的風接踵而至,使本來悶熱的屋子多了一絲涼意,宛有一絲皎潔的月牙高掛於夜空,燭火依舊在舞動,一切又是那麼祥和。
三人進來了,不約而同的行了鞠躬之禮,說:“郭攸之、(費禕)、(董允)參見丞相。”
諸葛亮見三人都進來了,輕咳幾聲,對他們行起鞠躬之禮,三人連忙避讓,說:“丞相,您這是做什麼,您這可是折煞我等了。”
禮畢,諸葛亮語重心長地說:“嗯,三位,幾日,我將要北上,陛下乃是我最不放下心的,三位乃是先帝所稱讚之人,希望你們能捷盡你們之所能,盡全力的幫助陛下,這才能使我安心啊!”
三人再行鞠躬之禮,說:“我等緊遵丞相教誨。”
遂,三人的離開,丞相府又恢複了平靜,在這座漢朝古宅裏,花兒在自由的開放,一口老井時不時傳出滴答滴答的清脆聲響,滿世的寂靜黑夜裏也唯有那間小屋子還在閃爍著燈火。
天明,雄偉而又富饒的蜀國京城,人山人海,軍旗漫布。
諸葛亮領著大軍向北而去,在那中世紀的城防建築上,一位黃袍上身,豐滿體態卻有一絲病秧秧的人站立在牆頭,向遠方眺去,可所眺之處卻與大軍行軍所向之地不同,搖了搖頭,讓人攙扶著回去了。
“丞相,是否像先前所說的計劃一樣?”一名身著深藍色漢服的人上前詢問諸葛亮。
諸葛亮見到此人,將手中的扇子扇了扇,仰望天空,說:“嗯,不錯,就先這樣吧,伯苗啊!趙老將軍就拜托你了,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
鄧芝拱手作揖,信誓旦旦的說:“放心吧,丞相,就算我死了,我也不會讓趙老將軍死的。”
諸葛亮擺了擺手,微微一笑,說:“嗬,還未真到作戰的時刻,就說什麼死不死的,多晦氣啊!哦,到了,伯苗啊!就在此處分別吧!”
還未等鄧芝反應過來,趙雲便率領一部分軍隊走了,邊走邊說:“鄧芝,還不快走,小心找不到我們了,丞相,我等就先走了。”
趙雲所率領的軍隊呼嘯而過,獨留鄧芝在風中淩亂,鄧芝有些茫然,無助的看著諸葛亮說:“丞相,這……”
諸葛亮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這什麼啊!還不快追,一會兒真追不上了!”
一連幾月,捷報頻傳,很明顯,北伐大業,若無意外,此次可一舉拿下。
這次,趙雲和鄧芝率領著軍隊進入了一個狹長的山穀,前麵的路可謂一馬平川,毫無埋伏。而就這樣,讓鄧芝起了疑心,對趙雲說:“趙老將軍,此處可是個設伏的好地方,如此悠閑的走入,恐有不測啊!”
趙雲擺了擺手,撚了一把胡子,說:“無妨,這山穀也該到出口了,快馬加辨,衝過去。”
就在趙雲正要發號施令的時候,頓時山穀大震,不……是數以萬計的腳步聲和呐喊聲,不到一刻,在趙雲等人的周圍環繞著,無數的魏軍,其中有一領頭將軍騎著馬在隊伍後麵,大聲的笑著。
所有蜀軍,都感到大難臨頭,趙雲看此情形,冷靜的對鄧芝說:“鄧芝,你看哪邊的的人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