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得老鴇,慌忙朝眾人賠禮道歉,卻不願賠銀子。眾人知她是曾府裏的人,雖叫囂著要她賠銀子,卻沒人敢讓她賠。
老鴇見台下漸漸的靜了,又慌忙跑到台上去,朝舞娘道:“女兒啊,你今日是怎麼了?”
舞娘不說話,珠淚連連。老鴇伸手抹著她的眼淚,朝修琴的琴師示意,讓他把琴拿下去修。她見舞娘如此形狀,心裏有幾分不忍,問道:“女兒,你心裏有什麼不快,就跟媽媽說。要是媽媽能幫你的,媽媽一定做到。”
舞娘冷笑一聲,朝老鴇道:“我要你做的,你做不到。”
老鴇聽罷,朝舞娘笑道:“女兒,你就說來,我盡力去做。隻要媽媽能力所及之內的,都會幫你辦到。但你要好好彈琴,不要惹惱了客人。”
舞娘審視著老鴇,朝她道:“我想讓曾跪在這裏的曾公子,繼續跪在這裏。”
老鴇一聽,怔怔地道:“女兒,你瘋了。”
舞娘冷冷地朝老鴇瞥了一眼,不屑地道:“我知道你辦不到,所以才說你幫不了我。不過也沒什麼,媽媽,我累了,想去休息。”
老鴇無奈,隻得命侍女扶著她,走向屋子。
眾人見舞娘已去,都瞪著老鴇,怏怏離去。老鴇見眾人的眼神,下次都不想來,隻得到櫃台上,讓掌櫃的退了他們些許銀子,眾人才歡天喜地的去了。臨走時朝老鴇道:“媽媽,等姑娘心情好些,我們還來。”
有的人,是純正來聽曲的,他們見舞娘如此,也就沒有來的意思了。即便是天籟之音,也不能花錢來此受氣。但有的人,想著舞娘的美貌,醉翁之意不在酒。
等到初七一過,正是錢老爺出殯的日子。聖上親自來吊喪,也致了吊詞。聖上見陵園已起,站在錢老爺的墳前,悲聲不止。眾大臣見罷,慌忙上前勸道:“聖上可要保重龍體,錢老爺雖去,失一股肱大臣,然浩浩江山,像錢老爺之流,舉不勝舉,等聖旨一下,歸心一人,若雲如霧。”
聖上仰頭冷笑一聲道:“朕之天下,除了錢氏一脈能保朕江山,試問還有誰對朕如此忠心耿耿?”
眾大臣一聽,跪伏於地,不敢多言。但聽曾老爺上前啟奏道:“聖上,如今錢老爺已去,聖上可要節哀順變,保重龍體。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聖上也要善保龍體,可不能因為錢老爺一人,而於國不顧。”
聖上回頭望著曾老爺,冷笑一聲道:“你的右丞之位,是朕所給。你的官爵,朕隨時可削除。但你是朕的心腹,是朕的靠山,朕又怎記不得你的功勞?”
曾老爺聽他言出譏諷,慌忙跪地匍匐,爬在地上,不出一言。聖上親來吊喪,可見對錢老爺如何依賴。錢老爺一去,曾老爺的心裏,有如吃了蜜糖一般,
聖上說罷,朝執事太監道:“朕已累,擺駕回宮。”
執事太監聽得此言,高聲宣諾,眾人簇擁著黃傘羽蓋,朝宮廷的方向而去。曾老爺見聖上去了,猛地跳起來,朝聖上去的方向恨恨的瞪了一眼。但他見眾大臣在一旁,卻又不敢發作。眾人見他如此形狀,都不敢吭聲。
眾大臣見他起身,才慢慢的都站了起來。錢府裏的人,將錢老爺的屍身,送入陵園,已朝錢府而去。留下眾大臣,無人搭理。曾老爺見狀,冷笑一聲道:“錢府的勢力,從此消亡。誰要是不從我曾某,就得死。”
眾大臣聽罷,都知曾老爺又異心。但誰都不敢揭穿,也不敢與他接近。萬一事不成,就會落得滅門之禍。
曾老爺回到曾府,找到陸管家,朝他道:“我看眾大臣,對我雖敬服,卻疏而遠之。你去查探一下,如有陽奉陰違者,立殺不赦。”
陸管家沉吟道:“老爺,你剛登顯位,便行誅虐,恐怕人心不附。現今之計,是要讓人心服你,才能天下歸心,眾望所歸。到時舉事,方能一舉成功。”
曾老爺連連點頭,歎息一聲道:“要不是陸管家,我幾乎誤了大事。但聖上幾番羞辱我,幾乎不把我當人看。這種罪,我受夠了。”
陸管家低聲道:“忍得一時氣,才體現出老爺的宰相肚出來。老爺不用心急,我早已打點好一切。但此時不能義氣用事,更不能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