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劫燼餘灰(2 / 3)

三人離開之後,地正等人追之不及,也知道這等高手,一旦全力催動秘法逃命,除非他們修為遠高於對方,或者早有準備,否則基本難有結果,也就停留了下來。

至於那些黑衣人,不知何時已經撤走。

因為正處大戰,幾人也沒有發現,就算發現也無法阻止。

知道對方估計是早有退走之意,這才傳音讓他們先離開,地聖等糾纏住自己三人,看他們已經撤退這才離開,地正等人也是一陣無奈。

不過此時也顧不得這些了。

望著戰後餘灰,一片破敗,滿地殘籍。

雖然大戰落幕,梵音寺安然無恙,但地正,地悲,地德三僧眼中,還是不由露出一絲悲傷。

經此一戰,地麵之上,原本高高聳立,是梵音寺後山一座標誌的千魔塔,此時已經完全崩塌,裏麵的魔頭四散,還需要時間追回擊殺,免得為害人間。

地麵之上,斷肢殘臂,屍體橫陳,血腥之味撲鼻。

這些屍體,有黑衣人的,也有梵音寺武僧,甚至犧牲的人中還有幾名法字輩高僧,這讓三僧的心中不由更覺沉重,繼而感到心痛。

不管是法字輩高僧,還是空字輩弟子,都是他們梵音寺的財富,未來的棟梁。

此時就這麼死在這裏,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而且經此一戰,地正永世再也無法突破至法丹,能不能保持住現在的修為還是兩說,實力大損。

梵音寺至高法器之一‘金剛鍾’靈性盡失,以後就是一件廢品,也等於剪除了梵音寺一翼。

再加上地德神僧雖然恢複了修為,但經過剛才一戰,已經損耗他三年努力。

如果不是對方逃走得快,地德神僧隻出了數指,否則隻怕經此一戰,他也已再失戰力。

整個梵音寺,目前能擺得上台麵的戰力,居然才剩下地悲一人。

回想當初天玄大師在的時候,梵音寺七大地字輩神僧同在,那時是何等興旺發達?現在居然落到如此淒涼破敗場景,不由讓人傷懷。

而且他們都明白,地聖,地善,枯骨魔君的退走,肯定隻是一時,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回來。

到時候,實力大損的梵音寺,拿什麼去抵禦他們的第二次進攻?

這讓三僧一思及此事,都不由得瞬間心中沉重,胸口沉甸甸如壓了一塊巨石。

不過三僧畢竟也非常人,知道此時傷懷已經不但無用,反而有害,損傷士氣,還是很快振作下來。

略作商量,三僧很快頒下一係列法令。

第一,派遣寺中所有弟子下山追殺千魔塔中逃散出去的妖魔,務必要將所有妖魔全部擊殺追回,不放過一隻危害梵音島上的普通居民,更不能令其逃逸到梵音島之外的地界。

其二,趕緊將南境青年修士擂的所有獎勵發完,讓外宗人員離宗,然後短時間之內,關閉山門,在此地原有的基礎上重建千魔塔,設下禁製,增強戒嚴,再不許任何普通弟子靠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地正,地悲,地德三人決定,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一邊繼續養傷,一邊一人選擇幾名法字輩弟子,令其脫去所有俗務,親身教導。

這些法字輩弟子,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一邊勇猛精進,一邊鑽研一種梵音寺秘藏陣法——‘般若大悲陣’,務必要在下一次地聖等人到來之前,修煉熟悉,擁有可堪與敵人一戰的戰力。

這般若大悲陣,極是繁奧複雜,而且一旦運轉,對人身體負苛極大,輕則損傷修者本源,重則影響修者壽命,本來梵音寺內是禁止練習的。

一是因為此陣威力雖大,但太過消耗時間,不利於修行和領悟佛法。

二,也是因為此陣的種種弊端,修行此陣的弟子,很少有能得到善終的,這是梵音寺這等天下佛宗所不為,所以雖然知道此陣十分不凡,但大多時候,都是封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