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性格不合,你去“磨”呀(1 / 1)

劉翔和葛天的婚姻解體了,讓人大跌眼鏡——大半年前他倆結婚時,我們雜誌才刊登過他們的愛情故事,咋這麼快就離了?劉翔這是退役後從體壇進軍娛樂圈了嗎?要和汪峰老師搶占娛樂版頭條嗎?

他們分手的理由是:性格不合。名人的情感糾葛我實在不想去八卦,我所幸身邊大多是婚姻健康的普通夫婦,過著柴米油鹽的普通人生活,名人的種種是非離我太遙遠。而這個分手的理由不禁讓我多咀嚼回味了分分鍾。記得上大學時,一個體育係的男生猛追我所在宿舍的一個文藝女青年,找老鄉幫著撮合。姑娘吟完唐詩宋詞,跟介紹人淡淡地說了句:“我跟他談不來,性格不合。”瞧,人家姑娘有慧眼,還沒交往就算到了性格問題,自然就沒了後麵愛得死去活來,分得痛哭流涕的劇情。當然,性格合不合適隻有相處了才知道,姑娘的“掐指一算”不免有些冒失,更多的意味其實是“我對你不感冒,別來煩我”吧。

後來,人家姑娘畢業後找了個愛好、誌趣都相近的老公,倒也確實過得優哉遊哉,讓我不禁感慨:性格合適真是太重要了!不知道劉翔和葛天在閃戀的過程中有沒有彼此“算”過性格,也許荷爾蒙代替了判斷,眼睛都像動畫片裏那樣,變成紅心了,誰來跟我提性格?一邊呆著去!

有人會反問:“性格相似,愛情或婚姻真的就能長久嗎?”當然不是。當你每天麵對的人能瞬間說出你心裏想的話,當你看到他(她)就如同照鏡子,這樣的夫妻沒有神秘感,視覺審美疲勞,彼此也會心慌慌吧。可是這樣的夫妻有一點好處:彼此了解,你思即我想,少了口舌,多了擔當。

比如陳凱歌與陳紅,他們的生活低調穩定,沒有緋聞。無論外界對陳導的作品有何非議,他的婚姻生活卻沒人說三道四。也許都各自經曆過一次婚姻,他們都磨了愛情的棱角,多了相處的智慧。陳凱歌近日為新片《道士下山》的宣傳在微博發布了一篇“情書”:“二十年來你與我如影隨形,多少塌天禍事都與我共擔,我卻一次也沒謝過你。那天晚上你捧著我撞破的臉,你一滴淚下,讓我知道什麼是不離不棄。”這個“共擔”,說得多好呀!陳導用鏡頭感超強的文字秒殺了很多人的情商:性格合適+如影隨形+共擔風雨=不離不棄的婚姻。

這麼說來,性格不合真的就得分啦?當然也不是。就如一棵樹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找到性格那麼合適的一半確實也不易。每個人都可以細數身邊,有多少普通人的婚姻是1+1=2?很多其實是你減我,我減你,一次次試圖改變對方,又一次次敗下陣來。這樣的夫妻難道都不過了嗎?很多過得很好啊,有人苦中作樂,有人屢敗屢總結,說到底了就是兩個字——磨合。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打動了很多人的淚腺,而他們也不是百分百“合拍”的夫妻。荷西曾對三毛說:“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卻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發生,不過我們還是要結婚。”因為愛情,荷西要和性情不好的三毛廝守。他早已考慮好了:哪怕打得雞飛狗跳,我都會是最後那個拿著雞毛撣子收拾屋子的人——他懂磨合。也因為有了磨合,荷西與三毛的愛情成為一段經典,三毛心心念念的十二個願望也歸結為一句話——但願人長久。

一次我坐出租車,電台裏放著一個段子。“分手的理由,用得最多的是什麼?答:你是個好人。”試想一下,如果分手是因為性格不合,而你是好人,那麼接下來的推論是什麼?我是壞人!嗬嗬,這個好人的“好”到底是好呢?還是沒用、沒感覺呢?明顯是在敷衍呀。這麼看來,說到底,分手了,說性格不合,隻是一個Reason,一個擺脫你的借口,或許移情別戀了,或許是“誰讓你一切行動不聽指揮了!”或許,你還有新的解釋。

現在閃戀、閃婚的人多了去了,多了激情四射的電光火石,少了共擔風雨的誌同道合。一見鍾情那不叫愛,那是來電,有好感,充其量是任性的兩情相悅。愛不是Like,愛是Love,講的是付出、容忍、責任、擔當。男與女的結合,不是性格合不合得來,而是磨合。一個磨字,蘊含著不離不棄的包容,相濡以沫的堅持,還有對心血來潮的冷靜拒絕。

性格不合,你去“磨”呀!感情不是兒戲,婚姻亦有風險。沒有考慮好的,請慎重入場,以免在婚姻上“跳水”,在感情上“割肉”。

文/齊賢;責編/鄧琳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