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3歲因病致雙腿殘疾,生活裏與輪椅拐杖相伴;柳旭是一個健康人,為了照顧李文,放棄了國企工作。兩個人相扶相持的日子裏,將愛與熱情投身到助殘事業,幫助弱者重拾希望,收獲幸福,他倆因此相繼獲得“中國好人”稱號。
在李文的世界裏,丈夫柳旭就是她的雙腿,讓她的精神世界擺脫了輪椅、拐杖的束縛,自在地奔跑;而丈夫的脊背更是讓她安心的港灣,丈夫背起的不僅是她柔弱的身體,更是20餘年愛的承諾與堅守。
追著一個信念走:夫妻攜手,做善良的人
1967年6月,李文出生在安徽合肥。3歲那年,她得了小兒麻痹症,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卻也沒能挽回她雙腿致殘的噩運。雖然身體有殘疾,可李文一直積極樂觀地麵對生活,成年後進入安徽司法廳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文參加合肥電台舉辦的首屆普通話大賽獲獎,1992年7月,成為合肥市電台《共有這片藍天》節目的業餘主持人。這檔節目是安徽省首個廣播類助殘公益節目,每周播一次。別看李文行動不方便,她在節目裏卻同時承擔了采、編、播的任務……
柳旭是李文高教自考輔導班的同學。相處久了,柳旭被李文深深吸引,她雖然殘疾,卻那麼美麗活潑、善良堅強,讓人忍不住想去保護她。那時,李文身邊有不少愛慕者,不善言辭的柳旭十分想向她表白,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1993年6月1日,李文邀請柳旭去家裏玩。柳旭十分激動,興衝衝地跑到一家花店買了6朵嬌豔欲滴的紅玫瑰。在李文宿舍門口,想到就要和心愛的姑娘表白了,柳旭長長地吸了口氣,平複心情,敲了敲房門。誰知,屋裏竟有一群應邀來的朋友,柳旭當時就懵了。柳旭後來形容:“隻有硬著頭皮進去了。當時大腦一片空白,我都沒看清誰是李文,就將花遞了過去,好在是李文接了。”滿屋的朋友瞬間哄鬧起來,李文的臉都羞紅了,心裏滿滿都是甜蜜。
之後,兩人開始相處。而在柳旭和李文心裏,真正讓他們定情的不是那6朵玫瑰花,而是一輛殘疾人三輪摩托車。有段時間,李文新買的殘疾人三輪摩托車經常開在半路上“罷工”。而柳旭在接到李文用公用電話打來的求助消息後,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幫她修車。很多年後,兩人還會調侃,那輛存在設計缺陷的三輪摩托車,是他們愛情的“紅娘”。而李文覺得比起其他追求者,柳旭“花香不是很濃烈,卻始終在散發”,他就是自己心儀的那個人。
可是,這段殘疾人與健全人的愛情遭遇了很多阻力。柳旭的父母都是企業工人,他是家中長子,也是唯一的讀書人,肩負著父母的厚望。父母極力反對他們交往,親戚朋友也紛紛勸柳旭,“她行動不方便,你娶了她,就是給自己添麻煩呀!”“她這樣,以後能生孩子嗎?”“你又不是找不到對象,你單位不是有姑娘挺喜歡你的嘛……”善良的李文理解柳旭家人,雖然她很難過,但還是勸柳旭要考慮清楚,自己身體這樣,確實會拖累他。但柳旭義無反顧,他摟著李文安慰道:“不管未來如何,我都要和你在一起。”
1995年春,沒有鑽戒,沒有婚宴,沒有男方家人的祝福,李文和柳旭結婚了。從那時起,這份與眾不同的愛情便走上了攜手共進的婚姻之路。他們不知道這條路未來會怎樣,但他們都追著一個信念走:隻要夫妻攜手,做善良的人,生活總會眷顧他們。
在認識柳旭前,李文去電台做節目都是自己搖著三輪手搖車,從家到電台要20多分鍾。因為完全靠手搖帶動車鏈條,李文經常累得胳膊酸背痛。可這都不算什麼,最難的是爬樓梯。對李文來說,電台的6層樓簡直就是一座大山,她拄著拐杖走走歇歇,爬到6樓需要50多分鍾,摔跤更是常有的事。李文一邊爬樓一邊數台階給自己鼓勁,116級台階,116道難關,她一一克服……
兩人交往後,接送李文就成了柳旭給自己定的任務。他騎著自行車,一隻手掌握龍頭,一隻手拉著劉文的手搖車為其省力。到了電台樓下,他捥起袖子和褲管,背上李文,一鼓作氣就爬上了6樓。過去,也曾有電台的保安和李文的同學好心背過她上樓,可是一般爬到3樓就累得氣喘籲籲了,隻有柳旭能堅持到6樓。
生活的援手:無時無刻不記在心裏
殘疾人是否一樣能有作為?李文曾經對這個問題充滿困惑。而在《共有這片藍天》節目裏,她成了很多殘疾人聽眾信賴的人,大家都稱她“安徽的海迪姐姐”。自從有了柳旭的陪護和鼓勵,她更是對這份兼職充滿熱情,人生的方向變得無比明確——用愛心感恩生活,幫助殘疾人朋友尋找生活的溫暖。